膏肓穴的中医理论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诡画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中,贾宝玉祭晴雯的《芙蓉女儿诔》中写道:“花原自怯,岂奈狂飚?柳本多愁,何禁骤雨!偶遭蛊虿之谗,遂抱膏肓之疾”。晴雯因遭谗言而被逐,最后抱病而逝。《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也有“宝玉只顾如此一想,不料早把些邪魔招入膏肓了”。成语“病入膏肓”源于《左传》中的一段曲故。晋景公患了病,派人到秦国求医,秦国派一位名叫医缓的医生前去替他诊疗。医缓尚未抵达时,景公做了个梦。梦中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小儿,一个说:“那人是名医,会伤害我们,往哪里逃呢?”另一个说:“我们在膈之上,心之下,‘膏肓’之处,艾灸、针刺和药力都难抵达,他怎能奈何我们呢?”医缓到来后,经过诊断,颇为难地对景公说:“病在膈之上,心之下,已入膏肓,不能采取攻伐的方法,药物也无济于事,无法治了。”后来景公果然不治而死亡。于是后人常用“病入膏肓”来指代病重难治。然而,人体背部的膏肓穴,却可对“病入膏肓”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是一句脍炙人口的针灸歌赋。百劳是督脉大椎穴的别名,在背部正中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膏肓即膏肓穴,在第四、第五胸椎间旁开三寸(约四横指)处,属足太阳膀胱经,是主治各种虚劳及慢疾患的要穴。当久病不愈,身体呈现羸弱消瘦状态时,最适宜取膏肓穴施灸,可以起到扶阳固卫、济阴安营、调和全身气血的作用,从而使身体恢复强壮。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说“膏肓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由此可见,膏肓穴在虚劳证的治疗上,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体背部有主一身阳气的督脉和贯穿全身的足太阳膀胱经。“背宜常暖”,历代医家在背部施行的擦背、捶背、刮痧、担脊、拔火罐等多种保健养生方法,都有一定的功效。背部除膏肓穴外,还有大椎、身柱、风门、肺俞等重要穴位。每次选用其中的2~3个施行保健灸(用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隔天一次,坚持进行,能防治感冒、咳喘、小儿吐乳等多种病症,对维护心肺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及促进健康长寿,均十分有益。

2016-05-14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6:02: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人体背部的膏肓穴,在中医理论中却有着不同的含义。膏肓穴位于第四、第五胸椎间旁开三寸,是足太阳膀胱经的重要穴位,主治各种虚劳和慢性疾病。据古籍记载,膏肓穴对于虚劳瘦弱、五劳七伤等症状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如《千金方》所言,几乎可以治疗百病。在中医养生实践中,常通过施灸膏肓穴,以扶阳固卫...

  • 8.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背部有主一身阳气的督脉和贯穿全身的足太阳膀胱经。背部应常保持温暖,历代医家在背部施行的擦背、捶背、刮痧、担脊、拔火罐等多种保健养生方法,都有一定的疗效。9. 背部除了膏肓穴外,还有大椎、身柱、风门、肺俞等重要穴位。每次选用其中的2~3个进行保健灸,能防治感冒、咳喘...

  • 【穴义】膏肓穴,位于心脏与膈膜之间,其功能是外输膀胱经的膏脂物质。这里的膏肓,源自BL 43穴的五谷精微,这部分膏脂可视为心火燃烧所需的柴薪,经过心室燃烧后,气化蒸发的部分在胸腔内压力作用下,随湿热之气渗出体表,进入膀胱经,因此被称为膏肓。【气血特征】膏肓穴的气血物质主要为干燥的湿热之...

  • 膏肓指的是人体内心肺之间的一个重要部位,即膏肓穴。它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的位置。这个穴位附近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膏肓是一个中医术语,与中医理论中的穴位和经络系统紧密相关。在中医理论中,膏肓穴是人体重要的穴位之一,它涉及到人体的多个系统,如呼吸系...

  • 2. 膏肓的位置:膏肓穴位于背部,具 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大约是肩胛骨内侧边缘与脊椎之间的区域,一按压就会感到疼痛。3. 膏肓的功效与作用:膏肓穴在中医理论中有多种功效。它可以缓解咳嗽、气喘、健忘、遗精等症状,也用于治疗肺结核、支气管炎、肩膀肌肉僵硬和酸痛等疾病。此外,膏肓穴还有助于...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