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方法

是根据人体体表各种标志(如凹陷、突起、缝隙、皱纹等)而取定穴位的方法,又称“自然标志定位法”。因其自然体表标志有固定与活动之别,故又分为固定标志取穴法与活动标志取穴法。

固定标志:指参照人体上不受活动影响、固定不移的标志取穴的方法,如五官、毛发、指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利用这些标志取穴,准确、迅速、简便,易于初学者学习。

活动标志:指根据作相应的动作姿势才会出现的标志取穴的方法,如皮肤的褶皱、肌肉部凹陷、关节间隙等。利用活动标志取穴时需摆出正确的 、姿势才能准确取穴,因此不如固定标志取穴简单易学。

手指比量法

以患者的手指作为标准尺度来量取穴位的方法,又称“手指同身寸取穴法”。因各人手指的长度、宽度与自身各部位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可以用手指比量来测量取穴。在自我施灸时,用自己的手指比量更符合折算的要求,取穴更加精确,避免了施灸人的手指尺度与被灸人的手指尺度不一样的不足。手指比量法有三种,其适用范围各不相同。

中指同身寸:这是手指比量法中较常用的方法之一。中指弯曲时中节内侧两端横纹之间距离为1寸。适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拇指同身寸:拇指第一关节的横度为1寸。适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

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第二节纹线处四横并紧后的共同横行长度为“一夫”,四指宽度为3寸。适用于下肢、腹部和背部取八的直寸。2022-07-31
mcxzy 阅读 76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9:39:4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取穴方法:1. 肩井穴:坐位,在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取穴。2. 神阙穴:仰卧位,在腹中部,脐中央取穴。3. 气海穴: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取穴。4. 关元穴: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取穴。5. 肾俞穴:坐位或俯卧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

  • 2、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此法就是以病人的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因人手指的长度和宽度与其他部位有着一定的比例,所以,可以用病人本身手指来测量定穴。施术者也可根据病人的高矮胖瘦做出伸缩,可用自己的手指来测定穴位。如以中指的第二节两头横纹间的距离作为1寸,称作中指同身寸法;令患者将食...

  • (四)对症取穴 针对具体症状选取穴位,又叫经验取穴。如虚脱灸百会、神阙、关元,针足三里;汗多取合谷、复溜;失眠取神门、三阴交、太溪;多梦取心俞、太冲、神门;便秘取天枢、支沟;皮肤瘙痒取曲池、血海、三阴交。

  • 经验法是基于长期实践经验积累的取穴方法,简便易行。例如,直立垂手时,中指指端即为风市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食指指端即为列缺穴等。在艾灸补益和按摩补益中,准确的穴位定位至关重要。了解和掌握体表标志法、指寸法和经验取穴法等基本方法,能够有效指导穴位选择和操作,实现补益效果。

  • 外踝尖上8寸取法:这是比较常用的取穴方法之一。首先找到外踝尖,然后往上数8寸(大约是一个手掌的宽度),按压有酸痛感的地方就是丰隆穴。骨缝取法:在小腿外侧找到胫骨与腓骨之间的缝隙,沿着这个缝隙从上往下摸,当摸到一个凹陷并且按压有酸痛感的地方时,就是丰隆穴所在。条口旁开一寸取法:首先找到...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