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阴虚,阳中求阴配方

  左归丸:治真阴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营卫,渐至衰弱,或虚热往来,自汗盗汗,或神不守舍,血不归原,或虚损伤阴,或遗淋不禁,或气虚昏运,或眼花耳聋,或口燥舌干,或腰酸腿软,凡精髓内亏,津液枯涸等证,俱速宜壮水之主,以培左肾之元阴,而精血自充矣。宜此方主之。
  大怀熟(八两)
山药(炒,四两)
枸杞(四两)
山茱萸肉(四两)
川牛膝(酒洗,蒸熟,三两,精滑者,不用)
菟丝子(制,四两)
鹿胶(敲碎,炒珠,四两)
龟胶(切碎,炒珠,四两,无火者,不必用)
  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丸,桐子大。每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百余丸。
  如真阴失守,虚火炎上者,宜用纯阴至静之剂,于本方去枸杞、鹿胶,加女贞子三两,麦冬三两;如火烁肺金,干枯多嗽者,加百合三两;如夜热骨蒸,加地骨皮三两;如小水不利不清,加茯苓三两;如大便燥结,去菟丝,加肉苁蓉三两;如气虚者,加人参三、四两;如血虚微滞,加当归四两;如腰膝酸痛,加杜仲三两,监水炒用;如脏平无火而肾气不充者,加破故纸三两,去心莲肉、胡桃肉各四两,龟胶不必用;上凡五液皆主于肾,故凡属阴分之药,无不皆能走肾,有谓必须导引者,皆见之不明耳。
  方中重用熟地滋肾以填真阴;枸杞益精明目;山茱萸涩精敛汗;龟、鹿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鹿胶偏于补阳,龟胶偏于滋肾,两胶合力,沟通任督二脉,益精填髓,有补阴中包涵“阳中求阴”之义。菟丝子配牛膝,强腰膝,健筋骨,山药滋益脾肾。共收滋肾填阴,育阴潜阳之效。2019-05-20
mcxzy 阅读 31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0:24: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熟地黄:将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则药性由微寒转微温,补益性增强。熟地黄的功效是补血养阴,填精益髓,主治血虚、肝肾阴虚诸证。宋·钱乙把《金匮要略》的肾气丸中减去桂枝、附子,并将干地黄改成熟地黄,组成“六味地黄丸”,用治肾怯诸证。药物组成是:熟地 24克、山茱萸12克、干山药 12克、泽泻...

  • 调理方向为补阴为主,以药性平和滋阴药材为辅——“善补阴者,阳中求阴”。推荐方子:灵芝、炙龟板、黄精、熟地黄、枸杞子、沙苑子、玫瑰花、肉苁蓉、山萸肉。按需配伍煎服、泡酒、或熬制成膏滋服用。阴阳两虚:阳虚+阴虚的症状都会有,典型症状是夏天怕热,冬天怕冷,脉细弱、虚而无力。调理方药性...

  • 阴阳两虚的治疗首选龟鹿二仙膏,它由龟板、鹿角、党参组成,阴中补阳,效果显著,且均为血肉之品,副作用较小,见效快。“善补阳者,必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与阳中求阴”,这是中医的精辟之言。首先需判断是肾阴虚还是阳虚,现代人多因房事过度,尤其是年轻人以 频繁为主,引发肾阴虚。肾阴...

  • 桂附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配方基础上添加了能够温补肾阳的肉桂和附子,六味地黄丸原本是滋阴补肾的药物,而桂附地黄丸则利用阴中求阳的原理,达到了更好的补肾阳效果。如果肾阴阳两虚者更偏于肾阳虚,那么比较适合服用桂附地黄丸。5、其它 肾阴和肾阳是肾气的两种不同性质的成分,皆有肾精所化生。因此...

  • 在治疗阴虚证时,适当加入补阳药物,可以平衡阴阳,达到阴阳调和的效果。这种治疗方法称为“阳中求阴”。例如,在治疗肾阴虚证时,可以同时使用补肾阴的药物如熟地、山药等,以及补肾阳的药物如杜仲、肉桂等,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但是,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