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用的“捏脊八法”,家长可收藏

婴幼儿以合适的 俯趴、或俯卧在家属腿部或床上,暴露婴幼儿脊背部皮肤。

第一步:推脊、八字推脊。术者先用四指指腹或掌根,以一定压力吸定在大椎穴上,后以适当的身体力从大椎穴开始,向下推至长强穴,推5~10 遍,使得脊柱部皮肤微微潮红;切记推的力度适中,不宜使用蛮力,推的过程中不宜产生卡顿感。然后,用两手拇指沿肩胛骨内侧及下方进行分推50 次,使得肩胛骨周围皮肤潮红发热。

第二步:放松揉背。术者先用四指指腹或掌根,以适当压力,带动皮下组织,从大椎穴到长强穴由上而下地做环状的按揉动作,反复操作3 遍;操作过程中应慢慢边按揉边向下移动,切勿产生跳动感。

第三步:七节骨、龟尾。用一手拇指或食中二指推七节骨处,平素易便秘的婴幼儿推下七节骨;易腹泻者推上七节骨;大便正常者可自上而下推七节骨,操作1min。用中指或拇指按压在龟尾穴上,做快速的环形揉动,操作1min,平时大便燥结、不易解出者可适当增加操作时间。

第四步:蚂蚁上树。两手四指在前,拇指在后,捏起婴幼儿脊背处的皮肤,缓缓自长强爬至大椎处,形如蚂蚁上树,操作3 遍,力度适中;应使婴幼儿提前适应捏脊的手法,减少哭闹。

第五步:数钞(捏脊)。在蚂蚁上树的基础上,捏脊操作手法参照《小儿推拿学》中的操作方法进行。术者双手握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手指自然屈曲,使用拇指指腹的前1/3 处或指面的桡侧缘在长强穴处的皮肤;两手食指在上,慢慢地向前推患儿脊背部皮肤,拇指在下一起将脊背部皮肤顺势提来,然后沿着督脉,由下至上,依次照捏、拿、推、提、放这样的顺序,保持“捏三提一”的节奏,捏至大椎穴,操作完成为一遍,每次捏3~5 遍;病情较严重者可加重手法再操作2 遍;使婴幼儿脊柱部皮肤潮红、发热、微微汗出为宜。

第六步:加强刺激,按脊(背俞穴)、擦脊、梅花扣脊。用两手拇指或两手食指,点按肺俞、脾俞、肾俞数次。然后四指并拢,自上而下来回摩擦脊柱部皮肤,横擦肾俞、命门,使之发红发热。切勿擦破婴幼儿皮肤,可适量使用介质。最后用一手五指撮成梅花状,从上到下叩击脊柱部3 遍,再用虚掌或空拳从上到下叩击脊柱部2 遍,以振奋阳气。

第七步:放松抚脊。术者两手交替,用四指及掌心自上而下轻抚婴幼儿脊背数次,缓解捏脊等操作引起的疼痛感。

第八步:收尾,拿揉耳后高骨、风池,拿肩井。术者用右手拇指及食、中二指拿揉耳后高骨及风池穴数次;夜寐不安者可适当增加拿揉耳后高骨的次数;经常感冒者可擦热风池穴;最后以双手拿肩井穴数下收尾。2022-05-21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4-10-05 23:23: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B

  • 小儿捏脊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从上往下,一种是从下往上,两种方法都具有疏通背部经络,提高抵抗力的作用,只是一种补法一种泻法,从下往上属于补法,适合身体虚弱的小儿,从上往下属于泻法,一般适合小儿发热时,具有增强抵抗力的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辅助退热作用。

  • 捏脊疗法也不可健脾,对小儿疳积脾虚有较好的疗效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ghch:谢谢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