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零基础如何自学入门?中医前辈请进

第一:基础阶段。1《中医基础理论》2《中医诊断学》3《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4《中医方剂学》5《中医内科学》6《中医妇科学》7《针灸学》
上面除《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之外,都是中医学教材,要买第五版教材,80年代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最好(绿色封面),如果找不到,就用6版教材(黄色封面,人民卫生出版社)。照顺序学完上面7本书,基本可以学会解决一些常见病。学习时,遇到某些不懂的问题不要死抠,暂时放过,等到7本书看完,某些问题自然可以前后贯通。要尽快粗略看完一遍,这样就可以有一个整体的中医观。接着比较详细地再按顺序看第二遍,精读第三遍。
第二:提高阶段。
1、《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录音讲稿)》,2《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录音讲稿)》3刘景源《温病条辨》讲稿,4王洪图主编《内经选读》
自学中医,最忌贪求怪异,否则容易误入歧途,刘力红的《思考中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个人认为并不适于初学。
《名老中医之路》这本书,介绍了很多老一辈名中医的成才经历,大家不妨看看,可以受到很多启发。

学完这些,可以去看看四大经典了。四大经典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说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2013-02-15
自学太难了,书本里学的只有理论,还是需要实践的。我个人认为还是拜个老师或者找个函授啊、网上培训学校那种带实践的比较好,我自己也是在网校学习的,光明中医网校,时间、地点比较自由点。看书的话可以学习:中医药学概论、方剂、伤寒论、针灸学、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如果自己找书看,那一辈子都学不完呀。2018-08-2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你应该从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然后医古文、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寒论、黄帝内经、中医各家学说等等,自己去啃就是了。时间长10年以上才能大功告成。2013-02-15
1.中医古文
2.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3.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温病条辨 金匮要略2013-02-15
想自学中医不知如何入门?这一本中医入门宝典,学会后你也是高手

2020-12-08
到书店买自己喜欢的中医书,自学。2013-02-15
你去看看伤寒杂病论2013-02-15
学中医入门容易,作到高深难。建议:门诊教学方式,由老中医带徒弟,亲自授课的培训班,还行2018-08-24
学中医正骨培训,宋氏一次复位,是3个月2018-10-14
有兴趣就比较好学,用扁鹊中医App吧 空闲时间学会知识2019-05-01
先学理论,打一下基础,去书店买一些书,下载一些app比如扁鹊 中医这种的,跟着学习2019-05-03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温病条辨 金匮要略2019-05-29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25: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实践是学习中医的重要环节。可以首先在自己身上练习和应用学到的知识,例如根据症状调整饮食、进行适当的运动等。在帮助家人和朋友时,要保持谨慎,确保有足够的知识基础再进行指导。通过持续性的实践和积累经验,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中医技能,建立良好的口碑。学习中医,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需要实践与...

  • 1. 选择正规的中医教育途径,从学院派入手,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基础课程。2. 按照课程设置的顺序学习,由浅入深,逐步过渡到内科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知识。3.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观看倪海厦、徐文兵等中医专家的视频讲座,作为学习的辅助和拓展。4. 掌握基础知识后,再回过头来...

  • 零基础学中医,首先要明确目标,然后分阶段逐步学习和实践。如果你是想解决一些常见问题,那么可以从入门的书籍和课程开始,比如《中医基础理论》等,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气血等概念,还有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同时也可以参加一些中医培训班或社团,与专业人士交流。如果你想成为专业的中医师,那...

  • 自学中医首先就要看书。《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什么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刚开始你会觉得难以理解,但只要你花心思多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普通道理,是可以很快入门的,然后就要自学一下人体解剖学,搞清楚人体的一些基本的知识,分得清桡侧、尺侧,找得到桡动脉在哪里,就可以开始练习把脉了。把《中医基础理论》、《中...

  • 我的建议是,先从学习古籍开始,如《医宗金鉴》、《黄帝内经》、《千金方》、《症治准绳》和《本草》等。这些书籍都是宝贵的民族遗产,掌握了它们的基础知识,你会发现中医的理论体系非常扎实。我几乎不读现代的中医书籍,因为每个人的认知和悟性都不同。在我看来,现代中医书籍的内容似乎有所西化,...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