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穴位治口干,咽干?

照海穴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照,意为照射,海,象征大水,“照海”顾名思义,指肾经的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具有吸热的作用,按压此穴能缓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症状。按压时,感到酸、麻、胀就可以了;按压时间不宜太长,5~10分钟即可。

  涌泉穴

  脚掌前部1/3处(不算脚趾)、脚缘两侧连线处就是此穴。《黄帝内经》中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就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这个穴位对于滋阴降火很有意义,可以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等。方法是将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较强的力气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较好。

  咽喉疼痛主要是上火导致的,它的主要特点是:痒为主症,咽痒如蚁行,阵发性咽痒,干咳,不痒不咳,咳的起点在声门之上,多为阵发性咳嗽,咳甚则痉挛状,咳嗽后吐出少许白粘痰。一般可以多喝一些水,也可以买一些冲剂降降身体的火气。2019-12-25
关冲
冲要处,故名关冲。关冲穴主要用于外感热病,头面五官疾患:如头痛发热,热病汗不出,头眩,颔痛,喉痹,耳鸣耳聋,头痛,目赤,耳聋,热病,昏厥,耳鸣,目赤痛,目生翳膜,视物不清,舌强,舌卷,舌裂,舌本痛,口干,唇干裂,痄腮,眩晕,霍乱吐泻,不嗜食,肩臂疼痛不能上举,掌中热,疟疾,中暑,现代又多用关冲穴治疗血管性头痛,结膜炎,角膜炎,急性扁桃体炎及腮腺炎,咽喉肿痛,喉炎,角膜白斑脑血管病,小儿消化不良等,...2019-12-25
阴谷穴位

  【标准定位】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腊肌肌腱之间。

  【取法】正坐屈膝,当腘窝内侧,和委中相平,在半腱肌腱和半膜肌腱之间处取穴。

  【功用】如果穴位取得准确,按上去会有酸痛的感觉,中医称为得气,按摩两分钟,200下左右,口水便会增多,就是中医说的津液,五分钟左右,口中会有淡淡的甜味,很滋润。2019-12-25
秋冬感冒,口干咳嗽,按压1个穴位,嗓子不痒,喉咙清爽!

2020-12-23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1:51: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第一个穴位,所谓治本的穴位,叫做照海穴 ,照海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这个穴位的本质或者叫做穴性是滋阴清热,而且照海穴的位置临近于我们的足踝。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内踝高点内踝尖,从内踝尖垂直向下向足底的方向大约零点四寸,就是拿着手往下找到这个内踝尖下方内踝的下缘,再向下零点四寸,有一个...

  • 太冲穴 位置: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间凹陷处。适用于:肝火旺的症状,如易怒、目赤肿痛、咽痛咽干、头痛等症状。做法:先用温水泡脚15分钟左右,然后 *** 太冲穴3~5分钟。内庭穴 位置: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适用于:具有清胃热功效,主治:牙痛,口臭,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 除了上述方法外,您还可以通过按摩特定穴位来缓解各种上火症状。例如,咽喉干涩时可按摩鱼际穴、少商穴和廉泉穴;大便干燥时可按摩天枢穴;内热而外畏风时则可按压外关穴和风门穴。

  •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 胃火炽盛,则腐熟功能过于亢进,热盛火炽,多消烁津液,而致燥热内结,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口臭、口干、牙龈肿痛、咽干、小便短赤等症。想要改善胃火的情况,我建议大家多喝2种“水”,多按2个穴位。蒲公英根茶泡水 蒲公英可入胃经,可清胃火,却又不伤胃气。《医林纂要》认为,蒲公英“补脾...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