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医学专业学什么课程

中医学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病理学等。

中医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中医学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症进行中医临床诊疗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教师队伍:
开设本科中医学专业,应具有稳定、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带头人,并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承担本专业课程的教师总数不少于35人,其中承担中医学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专任教师不少于20人,且各学科、课程组成教师结构合理,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50%,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1/3。
申报设置本科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应设立教学管理机构,应至少配备2名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中医学知识结构的专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核心课程必须设立相应的教学基本组织(教研室、课程组)。
2023-02-06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2:46: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大学中医学专业主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同时,还会深入学习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中医临床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除此之外,中医学专业还注重西医基础课程和临...

  • 中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学生会学习一些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这些都是为了建立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第二阶段,学生将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涉及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等内容。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医的基本...

  • 1. 中医学基础:这是中医学的入门课程,包括中医哲学思想、脏腑经络理论等。2. 中医诊断学:介绍中医的诊断方法,如望、闻、问、切四诊技巧。3. 中药学:学习中药的性能、功效及用法,了解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二、临床课程 1. 中医内科学:深入学习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感冒、咳嗽、脾胃病等...

  • 大学中医学课程涵盖了广泛的领域。新生阶段,学生首先学习中医基础、中医诊断、解剖学和生物学,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进入大二后,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包括中药学、方剂学、病理学和药理学,同时引入生物化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药物作用机制。大三时,学生将深入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

  • 大学本科中医学大四主课: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中医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从事中医医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工作的毕业生,并为他们将来从事中医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以及中医...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