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和阳气不足是一回事吗?有什么区别?

气虚一般指人体而言神疲乏力,脏腑而言就是脏腑功能低下;阳虚是在气虚的基础上增加了“火”不足的情形,对人体而言形寒肢冷,脏腑而言就是脏腑感觉寒凉。一般阳虚包含气虚。

气虚和阳气不足属于不同的证型,而且是完全不同的病因和症状。

气虚的表现是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等等

阳气不足是阳气亏虚,常见的表现有怕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等等。

但是气虚和阳气不足也会同时存在,但两者是由本质上的不同的。

不是一回事!

气虚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

比如肾气虚,会出现肾不纳气,呼多吸少的现象;

肺气虚,会出现胸闷咳嗽,不愿意说话等现象;

心气虚,会心慌心悸出汗等现象。

而阳气是中医的说法,比如大自然中太阳被称为阳,而人的身体被称为阴,为身体提供能量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就是阳气,也叫元气。

所以阳气指的是人体需要的能量,也就是细胞里存储的营养物质。那么阳气又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先天从父母那里遗传过来的,还有一个就是后天食物中摄取,也就是说食物能给我们提供的阳气就是营养物质。人体只要是在正常的运行中,就是在不断消耗体内的阳气。

阳气不足最直接的表现为身体不能维持恒温,常态下表现为基础体温下降,致使气血运行速度变慢,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下降,一些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结石等)及外来物质(如风、寒、湿气等)不能及时排出而瘀积成疾。如果阳气稍有不足,人体功能基本能维持,但人会有肥胖、手脚冰凉、腰酸背痛等各种不适症状。如果阳气不足程度加剧,人体基础体温就会进一步下降,在一些原有旧疾、旧伤或先天缺陷处瘀积堵塞现象更为严重,致使这些部位生理功能明显失常,因其堵塞部位与程度的不一样而外在突出表现为某一部位的病变。

工作压力太大,适当休息

这都属于证型,不是疾病。阳气不足和气虚还是有区别的,阳气不足在气虚的基础上还存在阳的不足。可以吃些温阳的食物,如当归羊肉汤,韭菜,核桃仁等。平时加强锻炼,动则生阳

气虚久了就发展成阳虚了。2022-06-26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5:18: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不是一种情况,气虚是阴虚,阳气不足是身体内的阴盛而阳气虚弱。气虚需要吃一些滋补的食物,比如说人参,燕窝等等,而阳气不足则需要吃一些壮阳的食物,比如说枸杞,韭菜籽,海参等等。

  • 阳虚则是指体内阳气不足,无法温煦身体,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寒冷的症状。如畏寒、四肢不温、精神不振等。阳气是人体内的热能,能够推动气血运行,阳虚则身体缺乏温暖,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等现象。三、脾虚 脾虚是指脾脏功能不足或衰退。脾脏在中医中主要负责运化食物和水液,脾虚则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 在中医理论中,阳虚和气虚都是指的是人体内一种生命能量的不足。阳气是人体的阳性能量,主要负责保护身体、提供热量等功能;而气血是指人体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主要提供营养和能量。当体内的阳气和气血不足时,就会出现阳虚和气虚的症状。阳虚和气虚的表现非常类似,包括身体乏力、精神疲惫、肌肉无力、容易感...

  • 主要是由于阳气不足的因素所导致的,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四肢无力。2、精神萎靡:阳虚在发生以后,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能量长时间的缺乏,从而会导致精神萎靡。3、头晕头痛:阳虚以后就会导致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影响,导致头晕头痛。除此之外还会导致尿频、四肢畏寒、脉细等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断治疗。

  • 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现象,常见病因有先天不足,房事不节,肾气亏损等所致。3、治疗方法区别 气虚的人以补气为主,阳虚的人以补阳为主,两者治疗方法不同,如:肾气虚需补肾益气,服用补骨脂、枸杞子、菟丝子、附子、桂枝、黄精、茯...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