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历代学习中医的必读教科书,历代许多有成就的医学家,无一不重视该书的研究。两晋唐宋以来,就先后有王叔和、孙思邈、成无己、韩祗和、朱肱、许叔微、庞安常、郭雍等人,各有其长。
2020-01-01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9:50: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伤寒杂病论》的历史地位:一、中医临床重要经典——“医方之祖”,二、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三、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四、反映我国早期医学高水平的阐论。

  •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对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关于该著作及其作者的 1. 《伤寒杂病论》的创作背景:当时社会疾病流行,张仲景目睹了许多因伤寒而死亡的患者,因此他深入研究疾病,创立了伤寒学说,并集...

  •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生张仲景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rdqu...

  • 伤寒就是外感病病的一种代称。相对而言则又有杂病,杂病则是由于饮食起居不当,或者勉强用力,或者房事过度等等引起的人体正气的慢性损耗性疾病。 而东汉末年战火纷飞,张仲景在世之时,《伤寒杂病论》可能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但是张仲景去世之后,《伤寒杂病论》便流离失所,晋代的太医令王叔和,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残存的...

  • 张仲景的医学之路源于对医学的热爱和对扁鹊精神的传承,他出身官宦之家,丰富的医学资源和浓厚的兴趣让他在医学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在动荡的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疫病横行,张仲景以其深厚的医学素养,为饱受疾苦的人民编写了这部影响深远的著作。《伤寒杂病论》以六经理论为核心,详细记录了各种病症的治疗...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