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吃什么中药 风寒感冒中药方剂

1 麻黄发汗解表 麻黄性辛温,微苦,归肺,膀胱经。
功效主治:发汗解表-风寒感冒;宣肺平喘-咳嗽气喘;利水消肿-风水水肿;散寒通滞-风寒痹症,阴疽,痰核。
用法用量:煎服2-9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宜灸用。
使用注意事项:发汗力强,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
麻黄辛散苦泄,发汗力强,用于风寒表实无汗证,又善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2 桂枝发汗解肌 桂枝性性,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主治:发汗解肌-风寒感冒;温通经脉-寒凝血滞诸痛症;助阳化气-心悸,痰饮,蓄水症。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事项: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桂枝辛甘温煦,发汗力缓,外感风寒表实,表虚均可,又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3 紫苏叶解表散寒 紫苏叶性辛温,归肺,脾经。
功效主治:解表散寒-风寒表证;行气和胃-脾胃气滞,胸闷呕吐,妊娠呕吐。
用法用量:煎服,5-10g,不宜久煎。
紫苏发汗力较强,宣肺以止咳,又善理气醒脾以宽中,止呕,安胎,既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兼气滞胸闷者,又常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胸闷呕吐及胎气上逆,胎动不安。

4 荆芥解表散风 荆芥药性辛,微温,归肺,经。
功效主治:解表散风-外感表证;透疹-风疹瘙痒,麻疹不透;消疮-疮疡初起兼有表证;止血-吐衄下血。
用法:煎服5-10g,不宜久煎。
荆芥轻透力强,微温不燥,药性和缓,表寒表热而用之,且能消散疮疡。

2022-12-30
mcxzy 阅读 74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5:43: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风寒感冒咳嗽有痰,可选择具有发散风寒、辛温解表作用的中药。其中,荆防败毒散是一个代表性的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和甘草等。对于风寒咳嗽,以下是一些促进康复的中药和食疗建议:1. 生姜:生姜性温,能够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具有...

  • 在方药方面,医生通常会推荐使用荆防败毒散进行加减治疗。荆防败毒散由荆芥、防风、柴胡、前胡、羌活、桔梗、川芎、白芷和葛根等药材组成。这些药物具有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功效,能够缓解风寒型感冒带来的各种不适症状。在就诊过程中,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以了解病情的具体情况。例如,医生会询问...

  • 风寒感冒的患者一般来说可以用麻黄汤加减,或者中成药感冒清热颗粒、感冒疏风胶囊,疏风、散寒、解表进行治疗。如果风寒感冒初期或者是轻症的风寒感冒,可以用生姜水解表、散寒、疏风进行治疗。风寒感冒常见的症状有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咽痒、咽痒就想咳嗽、咳嗽咳白稀痰或痰中夹有少许的泡沫,还有...

  • 风寒可服用的中药包括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通宣理肺片等。风寒,即风寒感冒,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病症。针对这一病症,中药有其独特的疗法。风寒感冒多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鼻涕、头痛等症状。此时,选择适当的中药可以有效缓解病情。1. 感冒清热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风寒...

  • 通宣理肺丸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鼻塞、流清涕等症状。它能够帮助身体发散风寒,恢复正常的呼吸功能。止咳青果丸则针对咳嗽症状较为明显的情况,具有较好的止咳效果。参苏理肺丸是针对风寒感冒伴有气虚症状的人群,能够增强体质,改善肺部功能,减轻咳嗽。在日常生活中,您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措施来...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