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血虚证

血虚证

感谢拨冗阅读,欢迎斧正。

主要分为心血虚证、肝血虚证,心肝血虚证等类型。

常常与气虚、阴虚、血瘀同时出现,形成气血两虚证、阴血亏虚证、血虚夹瘀证等。

血虚 即血液内营养成分缺失,不能很好的滋养五脏六腑、经络、筋肉、皮肤、毛发等,从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未治疗或治疗失当则会加重变成血脱证。

血虚的原因:

1、耗损:比如各种急慢性出血(胃溃疡、外伤等),长期患病或大病后血液营养耗费过度(贫血、大型手术,各种消耗性疾病),肠道寄生虫太多营养成分被吸食等,另外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焦虑、忧伤、恐惧等)也会耗伤阴血导致血虚。

2、生成不足:有先天和遗传因素;脾胃运化功能减退(慢性肠胃炎、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等);进食不足长期营养不良; 其他脏腑功能减退(心肺肾等)导致血液生成减少;瘀血阻络导致新陈代谢不畅,血液生成受阻等。

致病机理:

血虚时,头目因血少等不到充分滋养则头昏眼花,面色淡白甚至干枯发黄,没有光泽,唇部、眼睑部位颜色变淡发白;

心主神志,血虚时,血液无法滋养心脏,心的功能失常,心神不宁,便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

血少无法营养筋脉、肌肤,常见手脚麻木感,指甲无血色,显得干枯;

女性血虚后,血海空虚,冲任二脉无法充盈,则月经量变少,颜色变淡、紊乱、延后 甚或闭经;

原本红润的舌头颜色变淡,舌苔呈白色,不湿润、脉象细无而力。

此外还有血虚肠燥证、血虚肤燥证、血虚生风证等。

血虚辨证明确后,一般采用补血剂四物汤,当归补血剂等治疗,气血两虚时采用八珍汤,十全大补汤,泰山磐石散等治疗。

补虚剂不可盲目自行购药服用,需在医生明确辨证后服用。2022-07-16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6 21:20:2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血虚证主要体现在脏腑失于濡养和血不载气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光泽,唇色和指甲呈现淡白色,容易感到头晕和目眩,肢体出现麻木感,甚至关节僵硬,心悸不安,睡眠质量差,以及皮肤干燥,头发失去光泽和弹性。大便干燥,小便量少等症状也较为常见。在临床上,血虚证往往首先影响到心和肝这两个重要脏...

  • 中医血虚是指血液亏少、血液不足的一种病理状态。以下是关于中医血虚的详细解释:1. 血虚的原因: 饮食不合理:长期偏食、营养不良或饮食不均衡可能导致血虚。 过于劳累:身体长期过度劳累,消耗过多气血,未能得到及时补充。 情志问题:情绪严重波动,如长期焦虑、抑郁等,可能影响气血生成和运行。 失血过...

  • 中医认为血虚是一种虚证,常伴随气虚而出现。血虚的意义是指血液量、气血质量或运行均不足,导致全身气血不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虚血”。患者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失眠等症状,甚至 menstruation不畅、月经量少、经期过短等女性病症。此外,血虚还容易导致认知功能下降、注意力不足等问题。...

  • 1.血虚证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萎黄,眼睑、口唇、舌质、爪甲的颜色淡白,头晕,或见眼花、两目干涩,心悸,多梦,健忘,神疲,手足发麻,或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延期甚或经闭,脉细无力等。辨证要点:病体虚弱,以肌肤黏膜的颜色淡白、脉细为主要表现。2.血脱证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

  • 1、女性血虚的特征1.没精力中医认为血的作用之一是化神,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基础物质。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提到“血者,神气也”.气血足,精神才旺盛。反之,血虚容易出现精神不振、精力差、心悸等问题。2.皮肤暗扁鹊的《难经》中提到“血主濡之”,也就是说血对人体的最重要作用是滋养。...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