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用脉搏来号病?

测量脉搏的方法

(一)测量部位 凡身体浅表靠近骨骼的动脉,均可用以诊脉(图8-7)。常用的有桡动脉,其次有颞浅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股动脉等。

(二)用物 手表或秒表、笔和记录本。

(三)操作方法

1.触诊法

(1)诊脉前,病人情绪应稳定,避免过度活动及兴奋。

(2)病人手腕放于舒适位置。

(3)诊脉者以食、中、无名指(三指并拢),指端轻按于桡动脉处,压力的大小以清楚触到搏动为宜,一般病人计数半分钟,并将所测得数值乘2即为每分钟的脉搏数。异常脉搏(如心血管疾病、危重病人等)应测1分钟。当脉搏细弱而触不清时,可用听诊器听心率1分钟代替触诊。测后记录结果。

(4)脉搏短绌的病人,应由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两人同时开始,由听心率者发出“起”、“停”口令,测1分钟(图8-8)。以分数式记录。记录方法为心率/脉率,如心率为100次,脉率为76次则写成100/76次/分。

2.特殊仪器检测法

(1)脉搏描记仪检测法 用脉搏描记仪记录动脉搏动,称为脉搏曲线图。临床上利用观察脉搏波形,作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资料。

(2)血压、脉搏监护仪 一般用于危重病人,特别是对心脏病、手术期间与手术后病人的脉搏可起自动监护的作用。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设定脉搏的上、下限,越限时仪器会自动发出光、声报警。其测量结果较为迅速、准确、客观。脉搏数据均有数码显示。

(四)注意事项

1.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应休息20分钟后再测。

2.不可用拇指诊脉,以免拇指小动脉搏动与病人脉搏相混淆。

3.偏瘫病人测脉应选择健侧肢体。

另外再多加点,以便你更深入地了解

正常脉搏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

动脉有节律的搏动称为脉搏。由于心脏周期性活动,使动脉内压和容积发生节律变化,这种变化以波浪形式沿动脉壁向外周传播形成脉搏。

(一)正常脉搏

1.脉率即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成人在安静时,每分钟脉搏为60-100次。正常情况下,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当脉率微弱难以测得时,应测心率。

2.脉律即脉搏的节律性。正常脉搏的节律是有规则、均匀的搏动,间隔时间相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脏的功能。

3.脉搏的强弱它取决于动脉的充盈程度、动脉管壁的弹性和脉压大小。正常时脉博强弱一致。

4.动脉管壁的弹性 正常的动脉管壁光滑柔软,有一定的弹性。

(二)生理性变化脉搏可随年龄、性别、情绪、运动等因素而变动。一般女性比男性稍快。幼儿比成人快,运动和情绪变化时可暂时增快,休息和睡眠时较慢。

二、异常脉搏的观察及护理

(一)频率异常

1.速脉 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速脉。常见于发热、休克、大出血前期等病人。

2.缓脉 成人脉率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缓脉。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洋地黄中毒等病人。

(二)节律异常脉搏的速率、节律、强度发生不规则的变化。可分为:

1.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搏动,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即代偿性间歇),亦称过早搏动或期前收缩,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于下一次窦性搏动前发出冲动,使心脏搏动早出现。

间歇脉多见于心脏病或洋地黄中毒的病人,也可见于少数无心脏病的健康人。

2.二联律、三联律是有一定规律的不整脉。即每隔一个正常搏动出现一次过早搏动,称二联律。每隔两个正常搏动出现一次过早搏动,称三联搏。

3.脉搏短绌即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其特点为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发生机制是由于心肌收缩力强弱不等,有些心输出量少的搏动只发生心间,但不能引起周围血管的搏动,因而,造成脉率低于心率,这种现象称为“脉搏短绌”或“绌脉”。见于心房纤维颤动的病人。脉搏短绌越多,心律失常越严重,当病情好转,“绌脉”可能消失。若遇此病人,应同时测心率与脉率。

(三)脉搏强弱的异常

1.洪脉当心输出量增加,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大时,脉搏大有力,称洪脉,见于高热病人。

2.丝脉 当心输出量减少,动脉充盈度降低, 脉搏细弱无力, 扪之如细丝、称丝脉。见于大出血、休克病人。

3.交替脉 节律正常而一强一弱交替改变的脉搏。这是由于心肌受损,心室收缩强弱交替所引起,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病人。

4.奇脉 吸气时脉搏显著减弱、甚至呈消失现象,称奇脉。奇脉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主要是由于左心室搏出量减少之故。心包填塞时,吸气时胸腔负压增大使肺循环血容量增加,但因心脏舒张受限,体循环向右心室的回流量不能相应增加,使肺循环流入左心的血量减少,左心室搏出量则减少。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

(四)动脉管壁弹性的异常 动脉硬化时,管壁粗硬,失去弹性,且呈纡曲状,用手触摸时,有紧张条索感,如同按在琴弦上,中医称为弦脉.。见于动脉硬化病人。

(五)异常脉搏的护理

1.遵医嘱给药,做好心理护理,消除顾虑。

2.协助做各项检查,如心电图等。2007-11-30
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两三句话就能讲清楚的,也不是背一本频湖脉学就会的,要多读书,还要有人教。脉学是一门学问,要花很大功夫才能学好的。2007-11-30
去背平湖脉决这本书。2007-11-29
问医生吧2007-12-01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11 22:40: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测量时,病人需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活动及兴奋,手腕置于舒适位置,诊脉者用食、中、无名指轻按桡动脉,压力适中,一般计数半分钟,异常脉搏应测1分钟。脉搏短绌时,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以分数式记录。特殊仪器如脉搏描记仪和血压、脉搏监护仪也可用于脉搏检测,前者记录动脉搏动,后者...

  • 中医脉诊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核心在于通过观察脉搏的细微变化来推断人体内部气血阴阳的变化及脏腑经络的健康状况。气与血在体内相互作用,形成脉动,脉动的变化反映了人体的健康状态。脉象的形成直接关联着人体气血的盈亏及运行的畅滞。人体的疾病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气血,进而导致不同的脉象表现。例如...

  • 6. 中医用切脉来诊断疾病,这是其传统的诊病方法。7. 切脉在腕部分寸、关、尺三部,按浮、中、沉分类,有多种候脉方式。8. 现代临床多取寸口脉,即双手桡动脉的寸、关、尺部位。9. 寸口脉属手太阴肺经,能反映全身状况。10. 脉象分为左手候左半身、右手候右半身;寸脉候上焦、关脉候中焦、尺...

  • 学习脉诊,还需要掌握正确的诊脉手法。诊脉时,应保持安静的环境,患者也要放松,以确保脉象的准确性。诊脉时,医生要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轻按压在诊脉部位,感受脉搏的形态、速度、力度等特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感受,可以准确判断脉象的变化,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除了基本的脉象特征和诊脉手法,学...

  • (1)心脏是产生脉诊的驱动力人体器官,因此根据号脉能够 最先掌握到心脏是不是存有变病,一些身患冠心病、心脏供血差及其作用不高的病人都能够根据号脉来反映出去,较为典型性是便是冠心病产生的情况下,病人会出现心脏停跳的状况,这个时候号脉还可以感受到脉率停跳了;(2)而血管的舒缩健身运动,则...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