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感冒中药方?


  有哪些呢?下面我为你整理一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风寒感冒
  1.患感冒当天取十滴水一瓶开水冲服,促使全身微微出汗,第二天服补中益气丸1-2丸每次服用1丸,病即痊愈。此方依中医“先泻后补”治则,先服十滴水驱散风邪,再似补中益气丸扶正并巩固疗效,因而疗效神速,尤宜老年人服用。

  2.一当有初期感冒症状如流清鼻涕、打喷嚏时,立即用一大盆稍热的水浸脚,时间尽量长一点,以背部微汗为好。然后用生姜、香菜熬一大碗酸辣汤多放胡椒粉,顿服,使身上出汗。过一会,再以热水泡脚,方法如前,感冒即可霍然病除。笔者用此方多次均有良效。
  二、上呼吸道感冒
  感冒初起时,鼻咽处会感到干燥疼痛,此时可使用洁霉素眼药水,滴入两眼内,并尽量使眼药水在眼内滞留的时间长些,不要很快擦掉。这样,眼药水就会通过泪腺流入鼻咽喉处,迅速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每日坚持滴数次,每次1―2滴。
  三、流感
  1.将适量鲜藕洗净,捣烂榨汁250克,加蜂蜜50克调匀,分5次服,连用数日,可治感冒咳嗽。
  2.麻黄素滴鼻液和1毫升100毫克三氮唑核苷病毒唑注射液各1支。挤压出麻黄素瓶中空气,吸入病毒唑液注射液,摇均匀即可。用时将药液滴入鼻中2―3滴,并屏住气停止呼吸,滴完药后用手捏压几下鼻翼,使药液均匀分布鼻腔黏膜。一天滴4-5次。3-4天症状可消失。
  3.用茶杯盛刚烧开的水,让鼻腔对准杯口吸其蒸汽,凉了再换,每天数次。流感病毒耐冷不耐热。病毒的活力便逐渐降低,并逐步“断子绝孙”。
2022-10-19
mcxzy 阅读 33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3:20: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对风热感冒,治疗原则是辛凉解表。常用的中药方包括桑叶、菊花、牛蒡子、连翘、桔梗、芦根、僵蚕、竹叶、生甘草、香豆豉、薄荷、葱白等,薄荷、葱白需后下,其余药材先煮,水煎两次,总量200毫升,分早晚两次温服。感冒夹湿的情况较为复杂,患者常伴有两周发烧、鼻塞流涕、咳嗽、咽痒痛、大便干燥等症...

  • 4. 对于寒湿郁热者,九味羌活汤(如羌活、防风、细辛、白芷、苍术、川芎、黄芩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5. 对于风热感冒,症状包括发热较重(可能超过38.5°)、轻度怕冷、口渴、咽喉干痛和咳嗽等。银翘散(如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芥穗、知镇淡豆豉、牛蒡子)是常用的治疗方剂。...

  • 1. 马鞭草羌活方 - 处方组成:马鞭草30克,青蒿15克,羌活15克。-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服。-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痛。适用于流行性感冒。2. 板蓝根金银花方 - 处方组成:板蓝根、金银花各20克,牛蒡子、贯众、连翘各15克,淡豆豉、杏仁、荆芥、桔梗、前胡各10克,薄荷、苏叶各8克,甘草6...

  • 1. 牛蒡子散热透疹:牛蒡子是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采收后晒干,生用或炒用。它性味辛、苦、寒,归肺、胃经,能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适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用法为煎服6-12克,炒用可减少其苦寒和滑肠作用。注意:性寒滑肠,...

  • 季节更迭时,人们更容易感冒。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感冒的中药方剂:1. 感冒清热冲剂 - 【处方】:荆芥穗200g,薄荷60g,防风100g,柴胡100g,紫苏叶60g,葛根100g,桔梗60g,苦杏仁80g,白芷60g,苦地丁200g,芦根160g。- 【制法】:蒸馏荆芥穗、薄荷和紫苏叶的挥发油,与其他药材煎煮后浓缩成清膏...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