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虚证与虚症

这样给你解释吧,“症”是局部,“症”是整体,比如小便短赤,是热症。而小便短赤,目眦红,喜寒恶热等结合起来表现出的证候,是热证2009-09-12
中医核心考点全攻略第2篇中医诊断学-第5章问诊06问耳目01耳鸣、耳聋的实证与虚证的症状区别

2021-03-14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例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解释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如实证多是病理反应据烈有余的证候,虚证多是虚弱衰退不足的证候。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变现处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是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苔脉象等体征2012-05-26
mcxzy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9:43: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4. 阳虚:表现为除有气虚的表现外,平时怕冷,四肢不温,喜热饮,体温常偏低,腰酸腿软,阳痿早泄,小腹冷痛,乏力,小便不利等。补阳虚的药物可选用红参、鹿茸、杜仲、虫草、肉桂、海马等。补阳虚食品:黄牛肉、狗肉、羊肉、牛鞭、海参、淡菜、胡桃肉、桂圆、鹌鹑、鳗鱼、虾、韭菜、桂皮、茴香等。5....

  • 1. 虚证的解析:在中医理论中,虚证是指人体内的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不足,而病邪不明显的情况,患者表现出虚弱、松弛、衰退等症状。这种证型常见于长期疾病、病情进展缓慢的患者,或者因过度耗损而体质虚弱的人群。2. 实证的解析:实证则是指外邪侵袭人体,或是在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导...

  • 实证是由于邪气过盛所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身体出现发热、疼痛等症状。而虚证则是由于正气不足,身体机能下降所致,如乏力、气短、食欲不振等。外实症的特点比较明显,通常表现为无汗、头疼和身体疼痛。这些症状往往表明邪气从体表侵入,导致体表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在中医理论中,这种情况往往与风寒、风...

  • 1. 中医中的虚实辨证是评估人体正气与病邪相对强弱的一种方法。2. 虚通常指正气不足,表现为虚证,即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的状况。3. 实则指病邪过盛,表现为实证,即病情剧烈,症状明显的状况。4. 《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提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强调了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5. 虚证...

  • 在中医理论中,实证是指由于邪气过盛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症,比如突然出现的发热、疼痛、肿胀等症状。而虚证则是指人体正气不足,不能有效抵抗外界病邪侵袭而引发的病症,如长期感到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等。根据病邪侵犯人体的部位,实证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外实和内实。外实主要表现为身体外部的症状,如无汗、...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