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肾经主哪些病?

肾经,是足少阴肾经简称。中医领域中,肾脏包含着生命的原动力,是生殖力的源泉。一旦发生异常,便会引发各种不适的症状。如脸部皮肤带黑,失去光泽。口干舌燥,喉咙重痛。站起身时头晕、食欲减退,特别是心窝处有无力感。下痢、容易疲劳。背、脚内侧冰冷,脚底、脚尖发热,有倦怠感,腰痛、精力衰退。精神衰弱,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肾是健康、生命之源,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衰弱。若出现以上所述症状,请刺激肾经上的穴位,以谋求症状的改善。肾经共有二十七个穴位。

你看这里有各个穴位对应的各种病症,很多很多。2010-05-26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7:19: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主要治疗 妇科、前阴、肾、肺、咽喉病证 。如月经不调、阴挺、遗精、小便不利、水肿、便秘、泄泻,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 足少阴肾经是十二经脉之一,主要治疗妇科、前阴、肾、肺、咽喉等病症,那么这经络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接下来,中华养生网为您消息分析 足少阴肾经概述足少阴肾经为人身十二正经之一。足少阴肾经的巡行路线:经脉循行: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向上行于腿肚...

  • 主要病候:脏腑病:遗尿、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月经不调、痛经、遗精、阳痿等;经脉病:耳鸣、耳聋、咽喉肿痛、腰脊强痛、腘内廉痛、小腿内侧痛内踝肿痛、足跟痛等。操作要点:腹部腧穴孕妇禁刺;右侧幽门深部为肝脏。不可深刺;胸部腧穴自步廊至俞府。应平刺或斜刺,不可深刺。以免损伤心、肺。主要治...

  • 肾经起于足小趾,经过涌泉穴到内踝,沿着小腿和大腿内侧向上延伸直接到脊柱,通过肝脏和横膈膜进入肺部,支脉经过肺部最后经过咽喉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衔接。肾经有27对腧穴,左右对称共54个,其治病范围和经脉循行的路线有直接关系,比如循行经过肺、经过咽喉,对这些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它和膀胱经相表...

  • 6.肾脉很涩的,是患了大痈病;微涩的,是患了女子月经不调或痔疾等疾病。肾经外邪所致疾病:饥饿却不想进食,脸色黯黑无光,咳唾带血,喘息有声,刚坐下去就想站起来,视物模糊,忐忑不安,心像悬在空中一样,看上去饥肠辘辘,气虚不足,常有恐惧感,心中忧惧不安,就好像有人要来逮捕他一样,...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