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的伤寒

伤寒杂病论跟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
《伤寒杂病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东汉张仲景(张机)所著。至今流传有多种版本,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其中之一种。本书为清代桂林左盛德藏书、桂林已故老中医罗哲初手抄。一九五六年为其子、中医罗继寿献出。

值得提出的是,在本书左盛德序中说:其师张绍祖是张仲景的四十六世孙,家藏有世传抄本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传给了他,今左氏又传给了罗哲初,即为这本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2023-02-20
mcxzy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1:10: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区别概述:伤寒论:主要讨论伤寒这种急性热病的辨证施治。伤寒杂病论:涵盖了伤寒及其他杂病的诊断与治疗。详细解释:伤寒论的重点:1. 专注于“伤寒”这一病症的研究。伤寒,通常指的是由外邪侵袭所引起的急性热病,伤寒论就是针对这种病症的辨证施治进行详细论述。2. 该书详细描述了伤寒病...

  • 在公元2世纪以前,医学家们积累了丰富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经验。由于传染病的频繁流行,医学家们开始重视疾病防治的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成为了最具价值的医学著作之一。张仲景将疾病分为三阳经证和三阴经证,前者多为热症、实症,后者多为寒症、虚症。六经论治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指...

  • 公元2世纪以前,医学家们积累了丰富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经验。由于传染病的频繁流行,如光武帝时期的大疫,医学家们对疾病防治的认识更加深入,出现了许多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著作,其中最具价值的便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通过八纲辨证和六经论治,提出了“汗、吐、下、和、温、清、补...

  • 《伤寒论》书名中的“伤寒”指的是病的来路、病的区域,指人体伤于外邪后的演变。 太阳为寒水之经,主周身皮毛,为人体最表最外一层,凡邪外犯,无论风寒暑湿燥火,首先从皮毛入,伤人最外一层,也就是太阳寒水之经,所以谓“伤寒”,此为广义的伤寒。《伤寒论》书中提到的“伤寒”,为病的...

  • 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参考。总的来说,两部著作的区别在于,《伤寒论》专注于特定类型的传染病,而《金匮要略》则是一部更全面的医学宝典,体现了张仲景对于中医理论的深度理解和实践应用。这两部作品共同构成了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对后世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