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病的症状?

湿热病,一作湿温。见于《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篇》。一年四季内均可发生,以夏秋为多见。临床以始恶寒,后但热,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为提纲。其病因感受湿热之邪而发,故名。病变属于阳明、太阴两经。胃为戊土属阳,脾为己土属阴。湿土之气,同类相名,所以湿热之邪,始虽外受,而终点则归于脾胃。病在脾胃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多兼厥阴风木。由于少阳和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湿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壮火为亢阳的暴气,充斥一身,耗伤元气,因此,湿热病邪,蒙蔽清阳则耳聋、头重;扰及肝与脾胃,则干呕而痉厥。湿为阴邪,始遏其阳而恶寒;后则湿郁为热,故但热而不恶寒。热在湿中蒸,腾则为汗,湿蔽清阳则胸痞,湿邪内盛则舌白,热则液不升而口渴,湿则饮内留而不引饮,这是湿热病的主要病机。
湿热病初起的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主要症状,即可确立。在整个病程中,其证候随其病机转变而异。因此应加注意。如湿遏卫阳,则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郁肌肉,则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侵经络,则见口噤,四肢牵引拘急;邪灼心包,内壮热口渴,舌黄或焦红,发痉神昏谵语;湿蕴胸膈,则发痉神昏妄笑,脉洪数有力。邪恋三焦,则壮热烦渴,舌焦红或缩,斑疹,胸痞自利,神昏痉厥;湿遏膜原,则寒热如疟,舌苔腻白,口不知味;胃液受劫,胆火上冲,则口大渴,胸痞欲绝,干呕不止,脉细数,舌光如镜;毒入营血,则斑疹透露,上下失血;热伤元气,则气短倦怠,口渴汗多。2019-07-17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疗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搐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苫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伯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2020-03-12
如今天气越来越热,雨量也开始多了起来,雨量一多空气肯定会变得越来越潮湿,尤其是南方地区。 这个时候最容易察觉湿热的存在,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湿热呢?
2020-10-18
湿热的人有什么表现?皮肤油腻?长痘?煮1杯茶饮,清热除湿
2020-10-18
2020-01-17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6:29: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湿热下注,中医认为是一种病理状态,它可能导致泌尿系统的问题,如石淋,即尿路结石,也可能导致女性白带增多,颜色偏黄,伴有异味,这些都是湿热下注的典型症状。湿气在体内阻滞中焦,即脾胃区域,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脾胃症状。这些症状包括但不限于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或便秘、恶心呕吐、口中黏腻等,中...

  • 湿热症状通常表现为口苦口干、口渴不欲饮水、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便秘、舌苔黄腻等。此外,还可能伴随身体沉重、乏力、发热等症状。在中医理论中,湿热还可能影响肝胆功能,导致黄疸等。3. 湿热症的成因:湿热症的成因多样,主要包括气候因素、饮食因素以及体质因素。长期处于潮湿环境,食用过多辛辣、油腻...

  • 在月经前后,女性可能会感到肢体疲倦、疼痛,并伴随头重纳呆或低热难退的现象。在行经期间,可能出现经行不畅或经前腹泻的情况,同时月经量减少、痛经、经闭等问题也可能出现,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不孕症。对于已经怀孕的女性,湿热问题可能导致孕早期出现恶心、头晕、胸闷纳呆、呕吐不欲食等症状。为了缓解这些...

  • 需要注意的是,肝胆湿热证的症状在不同个体间可能会有所差异,有些人可能还会伴有口苦、口干、小便黄赤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是湿热内蕴的表现,反映了体内湿热过重,需要通过适当的治疗来清除。治疗肝胆湿热证时,中医通常会采用清热利湿的方法,如使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作用的草药,如茵陈蒿、黄柏...

  • 1. 月经异常。湿热带下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或者月经量过多、过少的情况。这是因为湿热内蕴,影响了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了月经的异常。2. 私处瘙痒。湿热侵袭下焦,可能会导致私处潮湿,细菌滋生,从而引起瘙痒的症状。这种瘙痒可能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3. 腰腹疼痛。湿热侵袭腰部和...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