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心肾不交、心肾阳虚?

脏腑兼病辨证
定义: 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脏腑的证候称为脏腑兼证:。
要求: 脏腑兼证并非单一脏腑证的简单相加,需要从脏腑之间的各种生理病理以及经络的联系出发,弄清彼此存在的先后、因果、主次、并列等相互关系。
一、心肾不交证
定义: 指心肾水火既济失调,以心烦、失眠、梦遗、耳鸣、腰膝酸软等为主要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 心烦惊悸,失眠多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梦遗,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便结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或阳痿,腰膝冷痛,脉沉细无力等。
证候分析:
病因病机: 多因久病虚劳,房室不节,肾阴耗伤,不能上奉于心,心火偏亢;或劳神太过,或情志忧郁化火伤阴,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或心火独亢,不能下温肾水,肾水独寒,皆可导致水火既济失调。
证候:
①肾阴亏损,不能上济心阴,心火偏亢,水不济火,扰动心神,心神不安,则见心烦惊悸,失眠,多梦;
②肾阴亏虚,脑髓、耳窍失养,则头晕,健忘,耳鸣;
③腰膝失养,则腰膝酸软;
④虚火内炽,扰动精室,精关不固,则梦遗;
⑤阴虚阳亢,虚热内生,津液亏耗,失其濡养,则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⑥便结尿黄,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征。
⑦心火不能下温肾水,肾水独寒,则见阳痿,腰膝冷痛,脉沉细无力。
辩证要点: 心烦、失眠、腰膝酸软、耳鸣、梦遗与虚热或虚寒症状共见。
二、心肾阳虚证
定义: 指心与肾的阳气虚衰,温煦失职,以心悸、腰膝酸冷、浮肿及阳虚症状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其浮肿明显者,可称为水气凌心证。
证候表现: 心悸怔忡,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形寒肢冷,神疲乏力,精神委靡或嗜睡,唇甲青紫,舌胖,淡暗或青紫,苔白滑,脉弱。
证候分析:
病因: 多因心阳虚衰,久病及肾,阴寒内盛,水气内停;或肾阳亏虚,气化无权,水气凌心所致。
证候:
①心肾阳虚,鼓动无力,故心悸怔忡;
②阳虚则寒,形体失于温养,脏腑功能衰退,则腰膝酸软,形寒肢冷;
③肾阳亏虚,蒸腾气化失司,三焦决渎不利,水湿内停,外溢肌肤,故肢体浮肿,小便不利;
④阳气不振,推动无力,机能衰退,则神疲乏力,精神委靡甚则嗜睡;
⑤阳虚温运无力,血行不畅,故见唇甲青紫,舌淡紫。
⑥苔白滑,脉弱,为心肾阳虚,水湿内停之象。
辩证要点: 心悸怔忡、腰膝酸冷、肢体浮肿与虚寒症状共见。
2020-11-06
中西医超级宝典09 针灸学34不寐(失眠):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肝火扰神、脾胃不和

2021-02-23
mcxzy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4:06: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根据中医理论,你所描述的症状属于心肾不交,这也可以理解为上盛下虚的状态。心代表火和阳,而肾则代表水和阴。心火需要肾水的滋养,肾水也需要心火的温煦,这样才能维持平衡状态。心火过旺会导致口舌生疮,而肾阳虚则会引起腰膝酸软、畏寒、手脚冰凉的症状。肾阴虚则表现为潮热和盗汗。综合来看,你的情...

  • 其中,心肾不交、精神恍惚以及心肾阳虚是常见的肾虚导致心脏问题的表现。心肾不交指的是心火与肾水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导致心烦失眠、头晕耳鸣等症状;精神恍惚则是因为肾气不足,无法滋养心神,出现精神不集中、健忘等问题;而心肾阳虚则表现为畏寒肢冷、心悸气短等症状。针对这些因肾虚导致的心脏问题,患...

  • 形成心肾不交的病理主要有两种,一是肾虚(肾阴虚或肾阳虚),二是心火过盛。心火过盛可使用牛黄清心丸、三黄片;肾阴虚则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则用金贵肾气丸。但若情况较重,建议去医院找专业医生辩证施治,方有满意效果。

  • 心肾不交是一种中医术语,通常指的是心肾之间的阴阳平衡失调。在饮食调理上,推荐多吃一些具有滋阴补肾功效的食物。红枣和小米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们既能补血养心,又能滋阴润燥。红枣性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小米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滋阴润肺,缓解心肾不交的症状。在中医治疗...

  • 外邪深入下焦损伤肾阴,或久病伤阴、房室不节真阴暗耗,阴亏于下不能上济于心、心肾既济失调,即造成心肾不交证。也有因肾阳虚衰,阳虚不能蒸腾肾水而致水火不交。心肾不交表示心肾关系失调,也反映全身阴阳气血不平衡。本证为虚中夹实之证。(一)主症:心烦不寐、口燥咽干、腰膝酸软。(二)临床...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