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术语。《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乃使弟子 子阳 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 张守节 正义 引《素问》:“手足各有三阴三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也。五会者,谓百会、胸会、听会、气会、臑会也。”
2023-01-14
2023-01-14
而“五会”则是指五个关键穴位,分别是百会穴、胸会穴、听会穴、气会穴和臑会穴。“三阳”和“五会”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是百脉汇聚之处,对于治疗头痛、头晕等症状有显著疗效。胸会穴主要调节胸腔内的气血,对于胸闷、咳嗽等病症具有治疗作用。听会穴位于耳部,能够...
题库内容:中医术语。《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乃使弟子 子阳 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 张守节 正义 引《素问》:“手足各有三阴三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也。五会者,谓百会、胸会、听会、气会、臑会也。”
“五会”则是指百会穴能够汇聚和调节人体五个方面的功能或气血。具体来说,这五个方面可能包括:气血汇聚:百会穴作为三阳经脉的交汇点,能够汇聚来自不同经络的气血,为头部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能量。阳气升发:督脉为“阳脉之海”,百会穴通过调节督脉的气血,能够促进阳气的升发,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三阳五会,作为经穴的一个别名,首次出现在《针灸甲乙经》中。它指的是百会穴,还有天满、巅上的别称,属于督脉。百会穴是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汇点,在头部,具 置是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者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在中医针灸学中,三阳五会因其独特的解剖位置和生理功能而备受重视。百会穴位于头...
三阳五会为经穴别名,指百会穴[1]。见《针灸甲乙经》。 穴位 百会 汉语拼音 Baihui 罗马拼音 Paihui 美国英译名 Hundred Meetings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V20 日本 20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9 富耶氏 IVG19 德国 LG19 英国 Gv20 美国 Go20 百会为经穴名( Bǎihuì GV20,DU20)[2][3]。出《针灸甲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