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中医小知识;足太阴脾经



每天一个中医小知识;足太阴脾经。
经络循环: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过第1跖骨基底后、内踝前,循行于小腿内侧的中间至内踝上8寸后循行于小腿内侧的前缘,经膝股部内侧前缘入腹属脾络胃,经过咽,止于舌;分支从胃注心中;躯干部分布于胸腹部第3侧线,经锁骨下,止于腋下(大包)。
主要病候:脏腑病:胃脘痛,腹胀,呕恶,嗳气,食不下,黄疸,小便不利,烦心,心痛,失眠。经脉病:舌本强,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身体皆重。操作要点:胸部腧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脏。
主要治点:隐白、太白、公孙、地机、血海、三阴交治疗妇科病,其中隐白常治疗妇科血证,三阴交治疗月经不调、经闭、难产,地机治疗痛经太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大横治疗脾胃病证,其中公孙治疗胃酸过多,阴陵泉有健脾化湿之功,大横善治便秘、腹泻;血海、≥阴交有益气养血、活血的功能;大包主治胸胁痛。
2023-04-28
mcxzy 阅读 85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4:50: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足太阴脾经是中医经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始点位于足大趾未端,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过核骨后上至内踝前缘,继续上行至小腿腓肠肌内侧,沿胫骨后侧行至足厥阴肝经前,然后进入腹部,属于脾脏,络于胃部。此经脉上过膈肌,夹食管旁,连舌根,散布舌下。其支脉从胃部分出,通过膈肌,注入心中,...

  • 足太阴脾经是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从人体脚底沿内侧迂回向上,最终连通腹下部和胸腹部。根据中医理论,足太阴脾经主要负责腹部和下肢的气血运行,涉及到人体的多个器官如脾、胃、肝、肾等的功能。由于现代人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很多人身体免疫力和消化功能下降,而足太...

  • 在中医经络理论中,足太阴脾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脾经。其起点位于足部大趾内侧端的隐白穴,沿着内侧赤白肉际,一路向上,经过内踝前方,沿着小腿内侧的正中线继续前行。在内踝上8寸处,脾经会与足厥阴肝经交叉,然后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脾经的主要功能是与脾脏相联系,并通过络胃,上行至膈肌...

  • 在每日的9点至11点,足太阴脾经处于旺盛时期。此时,脾经的活力提升,对于身体健康有着显著的滋养作用。脾脏,作为人体内的重要器官,负责着消化、吸收和排泄的全面调控,同时还是血液的主导者,它的健康直接影响到血液的质量。脾经与口唇有直接关联,脾功能良好,意味着消化吸收能力强,血液鲜润,唇色自然...

  • 在中医经络学中,足太阴脾经作为人体的重要经络,承载着丰富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关联。它犹如一个内在的顾问,与胰脏紧密相连,共同维护着气血的平衡,是人体后天之本的体现。让我们一同探索脾经的奥秘,从其功能、关系、穴位及其独特治疗策略来深入理解。首先,脾脏作为“谏议之官”,它不仅掌管消化吸收,还与...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