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杼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八会穴之骨会),大杼穴的主治疾病为: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人体大杼穴位于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穴位速取:坐位,由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第7颈椎)向下数1个椎骨(第一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大杼穴指压的小窍门:以手指指腹或指节按压,并作圈状按摩,有疏风清热,坚筋益骨的功效。2023-02-19
大杼穴的准确位置与作用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大杼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其位于人体的背部,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杼穴具有强筋骨、清邪热的作用。临床主治感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喘息、项强、肩背痛等,临床用于治疗头痛、感冒、咳嗽、喘息、腰背痛。临床穴位配伍为大杼穴配夹脊穴、绝骨穴,具有强筋骨的作用,主要缓解治疗颈椎病,...
大杼穴位于后背部,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具体定位为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低头时脖子后面摸到最高骨头是第七颈椎,第七颈椎下方骨头即为第一胸椎,大杼穴位于第一胸椎下方凹陷中。后正中线距离肩胛骨内缘3寸,一半为1.5寸,通过上述方法,即找到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杼穴,左右两边各...
功效与作用:大杼穴具有强筋骨、清邪热的功效。通过针刺、艾灸、刮痧或拔罐等方式刺激该穴位,可以有效缓解鼻塞症状,并辅助治疗感冒症状。综上所述,大杼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其准确位置位于人体后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人体大杼穴位于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穴位速取:坐位,由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第7颈椎)向下数1个椎骨(第一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大杼穴指压的小窍门:以手指指腹或指节按压,并作圈状按摩,有疏风清热,...
大杼穴是膀胱经上的穴位,位于后背部,具体定位是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脖子后凸起最高的骨头,就是第7颈椎,第7颈椎下面的一块骨头,是第一胸椎,第一胸椎下面的凹陷,就是第一胸椎棘突下。肩胛骨内缘距离后正中线距离是3寸,一半是1.5寸,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条线的交点...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 什么穴位可以加快脑垂体分泌生长素? 14次阅读
- 汕头有名的老中医 594次阅读
- 拔罐减肥穴位 11次阅读
- 大明穴位置 11次阅读
- 第七版《方剂学》课本方歌 11次阅读
- 平喘的中药有哪些? 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