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贴敷是按穴位来的吗?

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尚不完全清楚。我们认为其可能的机理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二是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三是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 清·徐大椿曾说:“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贴敷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或表面病灶,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起到活血化瘀、清热拔毒,消肿止痛,止血生肌,消炎排脓,改善周围组织营养的作用。还可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发挥较强的药效作用。正如《理瀹骈文》所言:“切于皮肤,彻于肉里,摄入吸气,融入渗液”。并随其用药,能祛邪、拔毒气以外出,抑邪气以内清;能扶正,通营卫,调升降,理阴阳,安五脏;能挫折五郁之气,而资化源。
我们知道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除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理性质外,还与皮肤所固有的可透性有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已证明,中药完全可以从皮肤吸收。经穴皮肤吸收药物的主要途径为:一是透皮吸收,通过动脉通道,角质层转运(包括细胞内扩散和细胞间质扩散)和表皮深层转运而被吸收,药物可通过一种或多件途径进入血液循环;二是水合作用.角质层是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其含水量为环境相对温度的函数、中药外敷“形附丽而不离”,“气闭藏而不泄”,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角质层含水量从5%~15%增至50%,角质层吸收水分后使皮肤水化,引起角质层细胞膨胀成多孔状态而使其紧密的结构变得疏松,易于药物穿透。研究证明药物的透皮速率可因此增加4~5倍,同时还可使皮温从32℃增至37℃,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三是表面活性剂作用,贴敷药物中所含的铅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被动扩散的吸收,增加表皮类脂膜对药物的透过率;四是芳香性药物的促进作用,贴敷方中的芳香类药物,多含挥发性烯烃、醛、酮、酚、醇类物质,其较强的穿透性和走窜性,可使皮质类固醇透皮能力提高8~10倍。 穴位贴敷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而不仅仅是单纯某一因素在起作用。2021-12-13
中药穴位贴敷是一种将药物直接通过人体的穴位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药穴位贴敷通常不仅效果好,副作用还比较小,不过在使用中药穴位贴敷的时候,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大多数人对于身体的穴位不了解,人体有很多穴位,一旦在贴敷的时候,穴位不正确,是达不到治疗疾病的效果2021-12-13
中药贴敷是按穴位来的2021-12-13
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腧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较内治法更为简便、实用,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2021-12-13
穴位贴敷疗法属于传统的中医外治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根据经络学说,在病体相应的腧穴上,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贴敷,以达到减轻患者痛苦,治疗疾病的目的。即将中草药加工成药泥、药丸、药粉、药膏等不同制剂,贴敷在选定的穴位上,靠穴位的刺激作用和药物的吸收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由于穴位贴敷疗法简单易行,安全而无副作用,且治疗各科疾病确有良好的效果,故临床应用较广。报道最多还是支气管哮喘的穴敷治疗,疗效喜人。肾脏疾病发病跟支气管哮喘一样,与免疫机制关系密切。理论推证,加之临床实践证明,穴位贴敷疗法可以通过其独特的疗法,扶正祛邪、燮理阴阳、调整气血、疏通气机2021-12-13
贴敷疗法
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腧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较内治法更为简便、实用,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文名
贴敷疗法
特点
简便易学,作用迅速,容易推广
快速
导航
历史追溯近代发展特点常用制剂类型未来前景
疗法介绍
贴敷疗法,简便易学,作用迅速,容易推广,使用安全,副作用极小,乐为患者接受。它不仅在外、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科疾病的治疗方面显出特色,而且对内科、妇科疾病也有显着疗效,尤对老幼虚弱之体,攻补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更有内服法所不具有的诸多优点。因而贴敷疗法从古至今一直各受医家关注,是一个值得系统整理和加强研究的重要课题一。2021-12-13
这个是按照穴位来的2021-12-13
中药穴位贴敷是传统的中医治疗的一种方法,通过中药配比之后,贴在相应的穴位上面,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中药贴敷穴位贴敷必须要在中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穴位的选择,因为正常情况下患者是找不准穴位的,它之所以能够起效,主要原因是药物可以通过人体的穴位直达病灶,发挥很好的治疗作用,而且效果好,副作用少。2021-12-13
mcxzy 阅读 43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0:27: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中药止咳贴,主要是按穴位来贴敷,主要的穴位包括天突血、檀中穴、大椎穴、肺中穴和肚脐,天突穴位于锁骨上窝,檀中穴位于乳头连线中点,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下脖子后突出的骨头,肺中穴在第3胸椎旁开1.5寸,这些都可以贴中药止咳贴,中药止咳贴有存在过敏的可能,如果宝宝出现痒感,要及时的去掉...

  • 穴位敷贴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外治法。它与针灸一样,是在中医理论,特别是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对人体穴位给予外用药物刺激的一种治病方法。就其施治部位和治疗原理来讲,属于针灸学的范畴,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穴药结合的治疗方法。用药特点 不是所有的中药成方制成膏药,皆能外治而有效。可供外用...

  • 中药贴敷疗法一般是有效果的,通常对于不同的症状起到治疗的作用。通过中药贴敷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增强体质,对于特殊的疾病也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比如患者出现的感冒或者是哮喘等呼吸道疾病,通过穴位进行贴敷,能够刺激穴位,达到辅助的治疗疾病的效果,还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的效果。这种药物的副作用是比较...

  • 小儿中药穴位贴敷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结合了中药治疗和穴位刺激的优点,为小儿患者提供了一种无创、无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下是对小儿中药穴位贴敷的详细介绍:一、定义与原理 小儿中药穴位贴敷是将中药研磨成细末,用溶剂调成糊状或直接制成软膏、药饼,然后贴敷在小儿身体的特定穴位上。

  •  许多家长知道中药穴位敷贴是冬病夏治的良方,其实这种外治法一年四季都可以用。苏大附属儿童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刘殿玉说,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沦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以水、醋、酒、油等为基质,制成软膏、饼剂或薄膜,直接贴敷穴位、患处,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的外治疗法,...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