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黄的形态特征

体高12-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略带紫色或成紫红色,长2-13厘米,宽1-6厘米,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钝锯齿以至牙齿;基部渐狭成柄,叶脉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花具长0.5-3厘米之梗,梗细弱,弯曲而后上升,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几全部单生叶腋而分散在茎上;萼长1-1.5厘米,密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具10条隆起的脉;萼齿5枚,矩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抑或多少三角形,长0.5-0.6厘米,宽0.2-0.4厘米,稀前方2枚各又开裂而使萼齿总数达7枚之多;花冠长3-4.5厘米;花冠筒多少弓曲,外面紫红色,被多细胞长柔毛;花冠裂片,5枚,先端钝或微凹,内面黄紫色,外面紫红色,两面均被多细胞长柔毛,长5-7毫米,宽4-10毫米;雄蕊4枚;药室矩圆形,长2.5毫米,宽1.5毫米,基部叉开,而使两药室常排成一直线,子房幼时2室,老时因隔膜撕裂而成一室,无毛;花柱顶部扩大成2枚片状柱头。蒴果卵形至长卵形,长1-1.5厘米。花果期4-7月。 多年生直立草本。株高10-30cm,全体密被白色长腺毛,根肉质。叶基生成丛,倒卵状披针形,基部渐狭成柄,边缘有不整齐钝齿,叶面皱缩,下面略带紫色。花茎由叶丛抽出,花序总状;萼5浅裂;茎紫红色。也多基生,莲座状,卵形至长椭圆形,边缘锯齿。总状花序顶生,花萼筒状,萼齿5枚,花冠紫红色,长约4cm,2唇形,裂片5枚,两面被毛,花期4-5月,果期7~8月。蒴果卵形至长卵形,种子细小。 性状鉴别 呈不规则团块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长6-12cm,真径3-6cm,有的细长条状,稍扁而扭曲。表面灰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韧,断面灰黑色、棕黑色或乌黑色,微有光泽,具粘性。气微,味微甜。以块大、体重、断面乌黑油润、味甘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薄壁细胞排列疏松;散有多数分泌细胞,含橘黄色油滴;偶有石细胞,韧皮部分泌细胞较少。形成层成环。木射线宽广;导管稀疏,呈放射状排列。

2016-05-11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7 20:57: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形状:生地黄多为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部分膨大而两端略细。断面颜色与质地:断面颜色为棕黑色或乌黑色,具有粘性并带有光泽。气味与味道:生地黄无臭味,微甜,这是其特有的感官特征。熟地黄:性状与颜色:熟地黄是生地黄的炮制品,其性状与生地黄相似,但颜色更深,为乌黑色且富有光泽。质地...

  • 1. 鲜地黄的形态特征为纺锤形或条状,直径大小在2至9厘米之间。其外皮较薄,呈现浅红黄色,表面布满了曲折的皱纹和横向的皮孔,以及不规则的疤痕。质地为肉性,即软而多汁。2. 生地黄的外观通常是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两端略微细小。它的断面呈棕黑色或乌黑色,并且有粘性,表面光泽。生地黄无...

  • 1. 生地黄的植株高度在12-30厘米之间,全株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2. 其根茎肉质,新鲜时呈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部呈紫红色。3. 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叶片形状为卵形至长椭圆形,颜色上,上面绿色,下面略带紫色或...

  • 4. 地黄的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10-30厘米,茎上布满灰白色长腺毛和长柔毛。根茎肉质肥厚,鲜时呈黄色,茎为紫红色。5. 熟地黄是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呈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无臭,味甜。6. 熟...

  • 其叶片成丛生长,形状为倒卵状披针形,基部逐渐变窄形成柄,边缘有不规则的钝齿,叶面有皱褶,而叶片下面则呈现出略带紫色的色泽。花茎从叶丛中抽出,形成总状花序;花冠钟形,约略分为两唇,颜色为紫红色,内部常带有黄色带紫的条纹。花期在4月至6月之间,而果期则在7月至8月。生地黄的原产地主要...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