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肯定,这是一个经典方剂。
’半夏厚朴汤源自《金匮要略》,是主治咽喉部有异物感的专方。《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指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所谓“炙脔”,是中医常用以比喻堵塞咽喉中的痰涎,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古人称之为“梅核气”,女性尤其多见。表现为有咽喉中异物感,吞吐不得,情志不畅,胸闷,舌苔白腻,脉弦滑。此证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咽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
〖方剂名称〗半夏厚朴汤
〖方剂别名〗厚朴汤、大七气汤、四七汤、厚朴半夏汤、七气汤、四七饮
〖方源〗《金匮要略》卷下。
半夏厚朴汤
〖组成〗 半夏一升(12g) 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
〖方歌〗 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主治〗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气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附注〗厚朴汤(《圣济总录》卷一二四)、大七气汤(《三因》卷八)、四七汤、厚朴半夏汤(《易简方》)、七气汤(《直指》卷五)、四七饮(《杏苑》卷四)。2012-01-01
’半夏厚朴汤源自《金匮要略》,是主治咽喉部有异物感的专方。《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指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所谓“炙脔”,是中医常用以比喻堵塞咽喉中的痰涎,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古人称之为“梅核气”,女性尤其多见。表现为有咽喉中异物感,吞吐不得,情志不畅,胸闷,舌苔白腻,脉弦滑。此证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咽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
〖方剂名称〗半夏厚朴汤
〖方剂别名〗厚朴汤、大七气汤、四七汤、厚朴半夏汤、七气汤、四七饮
〖方源〗《金匮要略》卷下。
半夏厚朴汤
〖组成〗 半夏一升(12g) 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
〖方歌〗 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主治〗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气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附注〗厚朴汤(《圣济总录》卷一二四)、大七气汤(《三因》卷八)、四七汤、厚朴半夏汤(《易简方》)、七气汤(《直指》卷五)、四七饮(《杏苑》卷四)。2012-01-01
这两种药物配伍虽然不违反18反 19味 但是如果连朴饮为中成药就不宜同服 以为两种方剂皆有半夏 除非两种都用汤剂 且半夏有毒 半夏剂量不得超过10克 尽可能用炮制品 这就要看你的症状 如果有恶心 反胃 吐酸水的症状 尽可能采用姜半夏 如果痰湿比较重(身体肥胖 舌苔厚重 肥腻 平时爱出汗 到阴天就很难受 整日困顿) 用法半夏 比较适宜201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