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背的功效与作用 捏脊的正确手法图

1 捏脊背的功效 捏脊通过刺激人体的体表穴位或某些部位,能增强脏腑功能,使机体处于最佳功能状态,有利于调动机体所有的抗病因素,起到祛病健身之功。

2 捏脊背的作用 刺激背部腧穴 在经络中,属于八脉之一的督脉循行于人体背部正中线,督脉对全身的脉气有统率,督促作用。脊柱两旁分布着十二经脉中的足太阳膀胱经, 这条经脉在背部的循行线上分布有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胆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等穴位,这些穴位是内脏在背部的相应俞穴,既受内脏功能的影响,又能接受良性刺激,调节内脏功能,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捏脊正是直接刺激背部督脉和足太阳经上的俞穴的良好方法。

刺激全身 捏脊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可以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抵御严寒,尤其是配合按,揉,推,擦等方法时,效果明显。机体皮肤下存在着一种组织,平时处于休眠状态,通过摩擦,受到刺激的组织细胞就会活跃起来,进入血液循环,并逐步发展演变成具有免疫功能的吞噬细胞,经常进行捏脊,不仅能增加体内吞噬细胞数量,还能增强淋巴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从而使机体保持持续旺盛的免疫力,达到祛病强身目的。

补充阳气 督脉又称“阳脉之海”。督脉阳气足,才可以补充其他阳经,督脉阳气虚,也会影响到其他阳经的阳气,捏脊通过刺激后背体表皮肤,可以按摩脊柱正中的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并通过后天饮食的调养,使阳气不断得到补充,长期保持旺盛的免疫力,促进小儿健康成长。

3 捏脊背主治疾病 捏脊具有良好的祛病健身效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小儿保健和防治疾病等方面。
捏脊可以防治小儿感冒,发热,咳嗽,腹痛腹泻,食积疳积等多种疾病,同时还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智力,促进小儿生长发育,甚至婴儿断奶都可以用到此方法。

4 捏脊的正确手法图 一般被按摩者取俯卧或侧卧位,以舒服为主,常规的捏脊方法有以下两种: 1.两手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相对应用力,捏住脊柱两侧肌肉,拇指在后,另三指在前,三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每捏一次,向上推移一点,捏脊可以从尾骶骨处开始,缓慢向上推移,至颈后枕部为一遍。
2.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相对,夹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每捏一次,向上推移一点,捏时从尾骶骨处开始,逐渐推移向颈后枕部为一遍。

2022-11-30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8:40: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首先,捏脊有助于促进宝宝气血运行,对肠胃疾病如积滞、厌食及肺系疾病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它还能安神定志,改善宝宝夜啼和睡眠不稳的情况。此外,捏脊对小儿遗尿和多汗症也具有一定的疗效。在进行捏脊时,需要注意几个要点。首先,选择适当的时段,最好在宝宝早上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此时宝宝的配合度...

  • 小儿捏脊背是中医保健疗法,具有疏通气血、改善脏腑的功效。那么,小儿按摩主要改善哪些症状?捏脊时又需要注意什么呢?小儿捏脊背功效:小儿捏脊主要针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下、厌食、积滞、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烦躁、睡眠不安等症状。此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减少了打针吃药的痛苦,适合家庭治疗。

  • 1. 在古老的中医智慧中,捏脊这一古老的手法,如同民间的“擀皮”或“提背”,在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中发挥着神奇的功效。2. 自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首次记载以来,捏脊疗法已流传千年,为无数家庭的宝贝提供自然疗愈的力量。3. 捏脊主要通过捏、提、拿脊背部皮肤,内外兼修,达到调和阴阳、强健...

  • 首先,上捏脊和下捏脊有不同的适应症。一般而言,上捏脊是从尾骨向上捏至大椎穴,主要是升阳,适用于虚寒证,如积食、便秘、腹泻和感冒等症状。而下捏脊则是从大椎向下捏至尾骨,主要是泻火清热,适用于实热证,如发烧或便秘。其次,关于捏脊的方向,有专家建议以七岁为分界线,七岁前从下往上捏,...

  • 回答: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 捏脊要注意什么 时段: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疗效较好。捏脊前要露出整个背部,力求背部平、正、肌肉放松。 温度: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