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的研究现状

步入21世纪,中药药理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各地大力加强规范化药理实验室的建设,尤其是国家科技部在中药现代化项目中启动了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建设专项,在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方法、新的模型,保证数据客观准确,提高中药研究的整体水平。现代化的中药药理研究表现为多学科的配合,从数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现代心理学等学科角度研究中药作用机理,用现代科技术语阐明中药方药的传统功效。许多创新性关键技术被陆续应用于中药药理研究中,许多实验室可以在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上以及系统调控等方面,进行中药药理研究。药理试验数据库知识(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简称KDD)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其中潜在的知识为复方药效物质的化学结构信息与机制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中药药理研究处于极活跃状态,仅1996年发表的中药药理研究报道就达1100余篇;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单味中药方面,注重应用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去探讨中药药效的作用机理,有关中药药性等基础研究以及中药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包括都分临床药学)较以往有明显的增多,更加体现出中药药理学的科学性及实用价值。相对而言对中药复方制剂的药理研究报道较少,研究较肤浅。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三年受理的情况来看,在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中,中药药理研究申请数明显偏多(约占中药学的60%左右),主要以抗炎免疫、抗肿瘤、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疾病为主,研究层次较深,不少已深入到基因表达调控水平。中药药理研究在单味中药特别是方剂(传统古方及经验方)的配伍规律研究、中药药性理论与功效研究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2016-05-29

2021-03-21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4:39: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药药理研究占据了中药学学科的60%左右,主要关注抗炎免疫、抗肿瘤、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疾病等领域,研究深度不断加深,甚至触及基因表达调控层面。在单味中药特别是传统方剂的配伍规律和药性理论功效研究上,中药药理学已经积累了大量工作。

  • 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全面揭示中药治疗作用。在中药新药开发中,药效毒理学研究至关重要,其安全有效是中药产品至关重要的特性。中药药理学在中国中药现代化进程中扮演核心角色,尤其是在新药开发中,药效评价是其核心任务。中药产品的目标是实现国际化的“安全、高效、优质、稳定、可控”,而药效评价...

  • 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现状表明,中药及复方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中药药理研究领域持续扩展。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如动物模型的建立、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起步等,为中药药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中药临床应用的禁忌问题得到了重视,中药毒理学研究也已展开,有毒中药的开发和研究成为研究热点。中药药理学研...

  • 因此,认为中药药理学因《本草纲目》的出现而开始没落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本草纲目》不仅没有导致中药药理学的衰落,反而为其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推动了中药药理学的发展。

  • 在中药药理学研究中比较成熟的方法是创造各种类似临床各证的动物模型,用这种病理、生理模型来研究中药及其复方的药理作用。而真正复制出符合中医临床“证”的动物模型难度较大,尤其是复合性证候或以一个证候为主、兼夹其他证侯的动物模型。如中医学认为缺血性心血管病是心脉不通而产生“胸痹心痛”,长期...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