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一类什么样的书

中文名称:黄帝内经英文名称:Huangdi Neijing;Inner Canon of Huangdi;Inner Canon of Yellow Emperor 定义: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医史文献(二级学科);医书(二级学科)。《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
  《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的。因此,这一理论体系在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黄帝内经》为古代医者托黄帝之名所作,其具体作者已不可考。总而言之,《黄帝内经》

非自一人一手,其笔之于书,应在战国,其个别篇章成于两汉。[1.《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2.《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 3.《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2012-11-04
医学和药学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
  《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的。因此,这一理论体系在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11-04
《黄帝内经》分为两卷,各81篇。上卷名为《素问》,主要讲解了基本理论与原则,下卷名为《灵枢》,主要讲了针灸与经络。包含了养生,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诊治方法等内容。

2021-01-19
医学2012-11-04
医学的吧2012-11-04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2:25: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黄帝内经》由多人完成,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东汉至隋唐时期仍继续修订和补充,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该书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

  • 《黄帝内经》分为两部分:灵枢和苏文。它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经典,是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学书籍。他以黄老的学说为基础,创立了阴阳五行、脉象、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运气等学说。市面上有这些版本:《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二版》、《灵枢经二...

  •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黄帝内经》是我国中医文化的集大成者,经过历史筛选、时间打磨,最能表现医学领域精髓,是中医学界最有价值,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万世之作。《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由《素问》《灵枢》两部分组成。各九卷81篇。简介 《黄帝内经》并非黄帝所写,只是...

  • 《黄帝内经》通过对话的形式来向人们科普医学知识。在古代《黄帝内经》是相当珍贵的一本医学总结,然而到了现代,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发现,《黄帝内经》里的一些知识其实并不完全正确。《黄帝内经》是由《灵枢》和《素问》两部分组成的,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正是...

  •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