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湿热_大肠湿热吃什么药

  大肠 湿热 证是指湿热侵袭大肠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或因饮食不节等因素造成。下面是我给大家说说什么是大肠湿热,供大家阅读!

  大肠湿热
  指湿热蕴酿于大肠的病变。主要症状有下痢脓血, 腹痛 ,“里急后重”,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痢疾(菌痢或阿米巴痢)、急性肠炎。
  大肠湿热病因
  多因饮食不节不洁,损伤肠胃,湿热之邪乘虚内犯所致。湿热侵袭大肠,壅阻气机,故腹痛,里急后重;湿热熏灼肠道,脉络受损,血腐成脓,故下痢赤白脓血;湿热下注,水谷传导失司,清浊不分,故暴注下迫,色黄而臭;湿阻大肠,热炽气滞,大肠气机不畅,故 腹泻 不爽;热炽肠道,则肛门灼热水液从大便外泄,故小便短赤,热盛伤津故口渴,身热,粪质黏稠腥臭。舌红苔黄腻为湿热之象;湿重于热,脉象多见濡数,热重于湿,脉象多见滑数。
  大肠湿热吃什么药
  1.临床上之痢疾、泄泻均以本证为多,治疗当以祛邪。其新感属此证尤多,治疗以通因通用为要,忌用收涩止泻之品。痢疾患者应注意调气行血的运用,若下血较多应该重用行血之品,脓多者宜重用理气药;泄泻患者当湿热分清,其泻可止。但湿热泄泻容易耗伤气阴,年老体虚之患者可引起伤阴、伤阳或阴阳俱伤之危重证候,除治疗上须随证施方,还应高度重视此类患者的病情变化。

  2.在治疗痢疾时,应始终顾护胃气。在治疗湿热痢的方药多系苦寒之品,不应长时间大量使用这一类药物,以防伤胃气。

  3.若本证久而不愈,反复发作,表现正虚邪恋,宜扶正祛邪兼用。其药物灌肠往往是临床上有效可行的 治疗方法 。药用白头翁、秦皮、黄柏、夏枯草、青黛、紫草、明矾、牡蛎、乌梅、罂粟壳、五倍子等。每剂加水1000毫升煎至200毫升,湿度37~38℃,开始每次用50~100毫升于早晚各作保留灌肠1次,适应后每次用200毫升,每日灌肠1次。患者取侧卧位,臀高头低,慢速灌肠,灌入后取胸膝位15分钟,再仰卧1小时以上。

  4.治则

   清热 ,利湿, 解毒 ,调气,行血。

  (1)内服方药

  1)芍药汤加味芍药、黄芩、黄连、大黄、银花、槟榔、当归、甘草、木香。本方适用于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证的痢疾患者。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3次服用,每日一剂。

  若痢疾初起,兼有表证,加荆芥、防风、羌活;如热毒盛者,下痢赤多白少,或纯下赤冻,则加白头翁、秦皮、地榆、丹皮;若挟食滞,苔腻脉滑,加用神曲、青皮、陈皮、芒硝(入汤冲服);若湿热留连不去,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加用人参(党参)、白术、干姜;若下痢初作,表证已解,痢犹未止,可用香连丸,日三次;若痢下为酱色,时作时止,可加用鸦胆子仁治疗,成人每日三次,每次15粒,胶囊分装,饭后服,连用7~10天。

  2)葛根芩连汤加味葛根、黄芩、黄连、甘草、银花、茯苓、木通、车前子。本方适用于腹痛,泻下急迫为主证的泄泻患者。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3次服用,每日一剂。

  若湿热泄泻以湿邪偏重,舌苔微黄厚腻,脉濡缓,可加用厚朴、薏仁;挟食滞者宜加神曲、山楂、麦芽;如有发热、头痛、脉浮等风热表证,加连翘、薄荷;如在夏季盛暑之时,可酌加藿香、香薷、扁豆花.荷叶。

  (2)外敷药物

  1)苦参粉适量,温水调成糊状敷脐。

  2)栀子适量,研为细末,鸡蛋清调成膏,贴双足涌泉穴。

  3)白矾、五味子、五倍子研为细末,用开水调成膏,贴神阙穴。

  4)噤痢膏牙皂、细辛、葱6根(拭净泥土,勿洗),田螺2个,小麦曲。诸药混合,捣融如膏,贴于神阙穴,盖以纱布、绷带固定,药干另换。

  5)热泻散黄连、滑石、广木香、吴茱萸,诸药混合粉碎为末,过筛,取药末,撤于2~8平方厘米胶布中间,分别贴于神阙、大肠俞,1日换1次。

  6)大黄,或甘遂、大戟研为细末,用醋凋敷脐部固定。适用于疫毒痢腹胀者。

  (3)灌肠疗法临床上对长期反复不愈之本证患者,常采用灌肠疗法。

  1)蒲公英、败酱草、红藤、穿心莲、黄柏,加水煎至150毫升,温度在30~40℃时作保留灌肠。如能保留8小时以上,疗效更佳。

  2)锡类散、云南白药、生肌散、5%普鲁卡因,加入生理盐水中,加温后保留灌肠。

  3)苦参,浓煎,每次用50毫升,加奴夫卡因,作保留灌肠。

  4)白头翁,煎成药液100毫升,每日作保留灌肠1次。治阿米巴痢疾。

  5)大蒜,捣汁,加温开水160毫升,作保留灌肠。治阿米巴痢疾。2022-06-13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7 21:27: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临床上可以选择服用牛黄解毒丸清热解毒;或者葛根芩连片,可以起到解肌清热、止泻止痢的效果;或者选择湿毒清胶囊,也可以很好的祛除体内的湿毒;或者直接服用加味香连丸,对于湿热内阻效果比较明显,可以起到清热祛湿、化湿止痛的效果,对于出现大便脓血、腹痛下坠、里急后重,常选择使用此药物。同时在治疗...

  • 治疗大肠湿热的中成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辩证合理的应用,比较常见的有黄连清胃片还有龙胆泻肝丸、小柴胡颗粒甚至应用一些比较常见的香连丸、补脾益肠丸还有湿热片等,这些中成药都可以改善大肠湿热的相关症状。大肠湿热在临床中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可以表现为里急后重、排便之后总感觉未排净、腹痛以及有...

  • 1. 若您受到大肠湿热的困扰,药物治疗可考虑使用藿香正胃胶囊和黄连素片等,以帮助调理肠胃,缓解湿热症状。2. 针对严重的腹泻或呕吐,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 饮食习惯的调整同样重要。保持饮食规律性,按时就餐,避免过量进食,减少对胃肠道的压力。

  • 大肠湿热可以吃以下中成药:1. 加味香连丸:此药有助于清热祛湿、化滞止痛,适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泄泻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其主要成分黄连能清热燥湿,对于湿热泄泻有很好的治疗效果。2.龙胆泻肝丸:此药主要用于清肝胆、利湿热,对于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眩、口苦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虽然其主要...

  • 清大肠湿热可以通过中成药进行调治,比较常见的有龙胆泻肝丸、葛根芩连丸、香砂六君丸等,这些药物都需要在医生的辨证下合理应用,对于改善大肠湿热的相关症状效果都很好。比如患者出现的口苦、口干、大便黏滞、排便不爽,每次排便之后总觉得没排净,这些都可以通过上述的中成药来进行调治。同时应用中成药...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