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

建议不要用金属锅,两碗水浸泡一小时,然后两碗煮一碗,煮两遍,如果胡了千万不能喝,药渣不能丢了,两天后再丢,2017-05-19
汤剂是指中药饮片加水煎煮提取有效成分的液体药剂,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中药的煎煮看似平常,其实大有学问。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汤剂的质量与煎煮药物的用具、水量、火候、时间和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使中药汤剂发挥最大疗效,必须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
1.中药煎煮的器具
中药煎煮的器具现多选用砂锅、不锈钢锅或搪瓷制品,忌铁,以砂锅为好。现代研究证明,砂锅类的陶瓷器皿是由二氧化硅组成,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导热均匀、宜于保暖等特点,确为煎煮中药汤液的良好器具。铁器能与药物中的鞣质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铁,从而影响药物疗效。
2.中药煎煮前的浸泡和加水量
为了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在煎药前先用清水(即无杂质的井水、自来水)将药材浸泡20~30分钟,使药材组织内部充分吸收水分,细胞壁膨胀软化,易于药物有效成分溶解到水溶液中。夏季气温较高,可直接用凉水即常温水浸泡;冬天气温较低,可选用38度左右的温水浸泡。芳香易挥发或容易吸水的饮片,宜用凉水浸泡;质地坚硬黏稠、不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宜用温水浸泡。一般不宜使用6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否则药材里的蛋白质遇热很快就会凝固,引起细胞壁硬化,在外层形成紧密的胞膜,不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加水量则受饮片的质地、剂量、搅拌次数、火候、煎药时间等影响。传统加水量第一煎以浸泡后淹没中药材2~3cm为好,第二、三煎用水量应当酌减,但仍以超过药物表面为宜。小儿内服的汤剂可适当减少用水量,而热性病者煎取的药液要适当多些。其他情况应根据药物性质及方剂类型灵活应用,如质轻体泡的药材加水量宜多,质重的饮片加水量宜少;煎煮时间长的矿物药、滋补类药物加水量宜多,煎煮时间短的解表剂加水量宜少。
3.中药煎煮的火候及时间
一般认为,质地轻疏、含芳香挥发性成分较多、药物成分容易煎出的药物宜用武火急煎;而矿物类、动物类、贝壳类、植物根茎类等质地厚重、不含挥发性成分药物,或用于补虚而成分难以煎出的药物,则宜用文火慢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此外,因治疗需要而必须少煎的中药,宜用武火;因治疗需要而必须久煎的中药,宜用文火或文武火。因此,适宜的煎煮时间大致可分为3类:(1)一般药物,头煎煮沸后,再煎20~25分钟;二煎煮沸后,再煎15~20分钟即可;(2)质地较轻或含芳香性成分较多,如解表、芳香化湿、行气等类药物,煎煮时间应适当缩短,头煎煮沸后再煎10~15分钟,二煎煮沸后5~10分钟即可;(3)补虚药、矿物药及根茎类等质地厚重坚实、不易挥发的药,则应延长煎煮时间。头煎煮沸后再煎40~50分钟;二煎三煎,乃至四煎沸后,再煎30~40分钟即可。煎煮时间均以药液煮沸后计算。此外,还有些药物因治疗需要,应酌情延长或缩短煎煮时间。
4.中药煎煮的次数
中药汤剂每煎煮1次时,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约为45%。也就是说中药汤剂煎煮3次后已提取了有效成分的90%左右。如果药物只煎煮1次,则有效成分总损失量为55%左右补益药就更多。故提倡煎煮2~3次为佳。2019-10-28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2:46: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药汤剂的煎煮和服用方法应遵循以下步骤:煎药器具:最佳选择:陶瓷和砂锅,因其传热慢且保温,不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煎药用水:要求:清洁、干净、可饮用的水。加水量:首次加水:对于直径较小的砂锅,将药放入后用筷子或木片压住,加水至高出药面约23cm。后续加水:无需再压,直接加水至超出药物表面...

  • (4)煎煮方法:正确的煎煮方法是先用冷水浸泡药物30~60分钟,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药物性能而定,一般讲,解表药、清热要宜武火急煎,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补益药需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煎药时不要频频揭开锅盖,以尽量减少挥发性成分...

  • (3)补虚药、矿物药及根茎类等质地厚重坚实、不易挥发的药,则应延长煎煮时间。头煎煮沸后再煎40~50分钟;二煎三煎,乃至四煎沸后,再煎30~40分钟即可。煎煮时间均以药液煮沸后计算。此外,还有些药物因治疗需要,应酌情延长或缩短煎煮时间。4、中药煎煮的次数 中药汤剂每煎煮1次时,有效成分的提...

  • 特殊中药的煎煮法 1.先煎类 ⑴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中药,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宜打碎先煎30分钟。⑵有毒的中药,如乌头、附子、商陆等,要先煎、久煎1~2小时,才能减毒。⑶有些植物药先煎才有效,如石斛、天竺黄、藏青果、火麻仁等。2.后下类 ⑴气味芳香,含挥发油较多的中药,...

  • 将药放入锅中,加水盖没药物,至高于药面2厘米,浸泡30-60分钟,用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慢慢煎煮大约30-40分钟左右,浓缩成小碗(普通的盛饭碗)大半碗的样子(此为头汁)。再加水盖没药物,至高于水面2厘米,用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慢慢煎煮30-40分钟,浓缩成小碗大半碗(此为二汁)。头汁和二汁...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