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和黄芪的区别黄芪与黄芩的区别


黄芩和黄芪都是常见的中药材,黄芩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根,黄芪为豆科黄芪属植物,虽然黄芩与黄芪只有一字之差,但功效、主治、性状都截然相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它们的区别吧!
黄芩和黄芪的别称不同
1、黄芩:黄芩别称山茶根、土金茶根等,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
2、黄芪:黄芪别称棉芪、黄耆、独椹、蜀脂、百本、百药棉、黄参、血参、人衔等,产中国东北、华北及西北。

黄芩和黄芪的形态区别
1、黄芩: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
2、黄芪:黄芪为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总状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总花梗与叶近等长或较长,至果期显著伸长,荚果薄膜质,稍膨胀,半椭圆形,长20-30毫米,宽8-12毫米,顶端具刺尖,种子3-8颗,花期6-8月,果期7-9月。
黄芩和黄芪的功效区别
1、黄芩:黄芩味苦、性寒,归心、肺、胆、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2、黄芪:黄芪味甘,性温,归肺经,有益卫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自汁盗汗、血虚萎黄、阴疽漫肿、气虚水肿、内热消渴等症。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对黄芩和黄芪的区别已经有所了解了,其实它们基本就是两种不同的中药,性味是相反的,临床应用上也基本相反,完全不同,大家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看仔细了,虽一字之差,却相去甚远。
2023-01-03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4:18: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二、黄芩和黄芪的形态区别 1、黄芩: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2、黄芪:黄芪为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有13-27...

  • 黄芩和黄芪主要有以下区别:功效大不同:黄芩呢,就像是个“清热解毒小能手”,它味苦性寒,专门对付湿温、黄疸这些热毒问题。而黄芪呢,是个“补气高手”,味甘性温,擅长给身体补充能量,特别是脾肺气虚的时候。作用部位有差别:黄芩主要归肺、大肠、小肠、脾、胆经,哪里热毒它就管哪里。黄芪则主要归...

  • 黄芩和黄芪是两种不同的中药材,它们在药性、味道、功效以及应用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以下是黄芩的特点:- 药性:苦,性寒。- 功效:擅长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应用范围:常用于治疗热病、肺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热泻痢等热性疾病。而黄芪的特点如下:- 药性:甘,性微温。- 功效:具有补气...

  • 1、药效不同 黄芩和黄芪的药效有所区别。黄芪被誉为“补气之长”,具有固表止汗、补中益气的功效,常用于提升免疫力和缓解体力疲劳。而黄芩则以清热去火著称,能够清除人体内的湿热毒气,泻火解毒,清热燥湿。2、成分不同 在成分上,黄芪含有丰富的苷类、多糖、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以及多种矿物质。

  • 黄芩和黄芪是两种不同的中药材,它们在性味、功效和应用上有一些区别。1. 黄芩:- 性味:苦、寒。- 功效:清热解毒、泻下痰火、宣肺降气、止血等。- 主要应用:常用于感冒、肺热咳嗽、口腔溃疡、疮疡肿毒等具有火热症状的疾病。2. 黄芪:- 性味:甘、微温。- 功效:补气养血、健脾益肺、提升...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