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为什么将“五谷为养”放在第一位?

 五谷,是指小米、大米、高粱、小麦、豆类等种子的总称,是中国人饭桌上最常见的主食。《黄帝内经》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就是说五谷对人体是最有营养的,也是最全面的。

过去形容一个人脸色难看,经常说是“满脸菜色”,这种人的皮肤显得很暗黄,甚至发绿,没有光泽。因为那个时候粮食匮乏,很多人是用“瓜菜”代替粮食。现在粮食虽然不匮乏,但很多人觉得粮食不过是热量的补充,肉、蛋、奶之类美味的食物不也能提供热量吗?那就以肉、蔬菜代粮食好了,但是,不吃粮食其实是犯了中医养生大忌。

《黄帝内经》在谈到饮食养生时,将“五谷为养”放在第一位,因为五谷是入脾经的,而脾是“后天之本”。之所以把脾提到如此高的地位,是因为对国人来说,脾气是中国人或者说黄种人这个人种的薄弱环节。为此,粥才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饮食中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因为粥的温软细烂,更便于并不强壮的国人脾胃吸收营养,凡此种种都显示一个道理:疾病是最容易从脾胃这个薄弱环节打开缺口的。

中医的脾是主肌肉的,脾气足的人肌肉会有弹性,会丰满,相反地,脾气虚的人往往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肌肉在短期内骤减,直接伤害的就是主管肌肉的脾气,也就是说,如果脾虚到了极致,这个“后天之本”的损伤等于身体里的“审计署”不干活了,失职了,导致他缺乏对细菌的识别力和抵抗力,才会导致败血症这种感染的燎原之势。
通过不吃粮食而达到减肥的人,其实也就是在人为地制造脾虚,虽然未必能招致“败血病”,但脾气虚早晚要成事实,首先表现在皮肤上的就是气色很差、没有光泽。皮肤可以通过化妆品的粉饰而变得细腻,但健康的光泽是化不出来的,所以人会显得很僵硬、死板,没有生气。由此可见,要想获得真实生动的好皮肤,气色很重要。所谓气色,就是能透过化妆品表现在外的健康光泽,气色是由脾气决定的,而粮食是对脾气最好的补益。
2019-08-26
因为写这本书的人,当时就意识到五谷是对人们有营养,《黄帝内经》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就是说五谷对人体是最有营养的,也是最全面的。2019-09-04
主要是因为对国人来说,脾气是中国人或者说黄种人这个人种的薄弱环节。2019-09-04
因为脾气是中国人或者说黄种人这个人种的薄弱环节。所以放在第一位。2019-09-04
因为可理解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2019-09-04
因为脾气是中国人或者说黄种人这个人种的薄弱环节,而且五谷对人体是最有营养的,也是最全面的。2019-09-04
因为五谷对人体是最有营养的,也是最全面的。应该放在第一位2019-09-04
五谷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大的营养价值。2019-09-04
五谷对人体是最有营养的,也是最全面的。2019-09-03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2019-09-04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0:37: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帝内经》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此古籍强调了谷物在饮食中的重要性,认为五谷为饮食之养。在五谷中,通常将稻米和小麦视为细粮,而玉米、荞麦、燕麦、小米、高粱、薯类等则属于粗粮和杂粮。相较于细粮,粗粮和杂粮的某些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尤其是铁、镁、锌、硒等...

  • 五谷,包括小米、大米、高粱、小麦和豆类等,是中国人日常饮食中的主要成分。《黄帝内经》提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强调了五谷对人体的重要性和全面性。五谷各有其特性,与人体的五脏健康息息相关。小米作为五谷之首,其营养价值最高。它性温,主要作用在于补益脾胃。脾胃...

  • 在《黄帝内经》的论述中,五谷的养生作用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更深入到精神层面。古人认为,五谷能够滋养五脏,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例如,稻谷能够滋养脾胃,黍和稷能够滋养心肺,麦能够滋养肝肾,豆类能够滋养肺脾。因此,五谷不仅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还能够帮助人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免疫力。在现...

  • 1. 《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正缓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2. 《内经》提出的“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的膳食搭配理论,强调五谷是人体生存的基础,五畜能补益五脏精气,五菜有协同充养作用,五果则辅助补充...

  • 3. 中医认为,五谷能够滋补、养生、强身健体。它们属于“气”、“血”两类食物,能够为人体提供必需的气血营养,维持生理机能的正常运作。4. 在中医养生实践中,五谷常被用来制作各种食物,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例如,小米粥具有清热解毒、滋补健身的效果;糯米饭能够补中益气、开胃垂涎;玉米粉有助于...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