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详论五输穴,井穴专主心下满,荥穴泻火主身热,输治体重与节痛,经主喘咳并寒热,合当逆气而下泄。《难经》还有根据季节因时而刺的记载,如七十四难中“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也可根据六十九难“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理论,按五输穴五行属性以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的原则进行选穴,虚证选用母穴,实证选用子穴。 这就是临床上所称的补母泻子法,如肺属金,虚则取太渊(土),实则取尺泽(水)等。
2016-05-18
2016-05-18
五输穴,是指井、荥、输、经、合穴的总称。每条经脉均有对应的五输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通常位于肘膝以下的部位。高明的医生能仅通过五输穴进行治疗,而技艺欠佳者则可能过度施针,使患者疼痛难忍。接下来,我们将详细阐述五输穴的概念和应用。五输穴的排列顺序遵循井、荥、输、经、合的规则...
在中医理论中,五输穴的五行属性有着严格的规定。对于阴经的五输穴,其属性分别是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这些属性之间遵循相生的原则,形成一个完整的五行循环系统。井穴,作为五输穴中的起点,对应的是木的属性。木,代表着生命的萌发,自然界中,树木从种子萌发到枝繁叶茂的过程,是自然...
输穴位于腕踝关节附近,是经脉之气的汇聚之处,犹如江河之水,故名输穴。经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是经脉之气运行的主要路径,犹如江河之主流,故名经穴。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是经脉之气的汇聚之处,犹如江河之汇合,故名合穴。五输穴不仅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还能够治疗相应经脉的疾病,其排列顺序...
十二经脉的五输穴按照井、荥、输、经、合的顺序排列,如手太阴肺经的五个穴位依次为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以此类推。《难经》深入探讨了五输穴的功能与特性,井穴主要治疗心下满,荥穴则用于泻火和治疗发热,俞穴用于治疗体重和关节疼痛,经穴用于治疗喘咳和寒热,合穴则用于治疗逆气和下泄...
养肾确实可以通过按摩肾经的五输穴来实现,从而让你精力充沛。具体来说:涌泉穴:位于足底,是肾经的井穴。按摩此穴可以补肾壮阳,保持耳聪目明,对昏厥、中暑、儿童惊风等有辅助作用。每天花费35分钟按摩,还能缓解口干、眩晕等问题。然谷穴:位于足内侧,是肾经的荥穴。按摩此穴能平抑虚火,适合治疗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