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的成份研究

植物提取物(Plant extract)指采用适当的溶剂或方法,从植物(整个植物或一部分)为原料提取或加工的物质,可用于增进健康或其它目的。和霖生物植物提取物行业是最近10年发展起来的,是兼于医药、精细化工、农业行业之间的一个边缘行业。其定义如下表述: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为原料,按照对提取的最终产品的用途的需要,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而形成的产品。目前,植物提取物的产品概念比较宽泛。按照提取植物的成份不同,形成甙、酸、多酚、多糖、萜类、黄酮、生物碱等;按照最终产品的性状不同,可分为植物油、浸膏、粉、晶状体等。综合各国的立法范畴和概念及使用情况,植物提取物这个概念是可以被各国所接受与认可的,也是传播草药在各国通用的共性表达方式。我国植物提取物的出口额早在1999年就已超过中成药的出口额。在欧美国家,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品(植物药或食品补充剂)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已发展成一个年销售额近80亿美元的新兴产业。我国的植物提取物总体上是属于中间体的产品,目前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用于药品、保健食品、烟草、化妆品的原料或辅料等。用于提取的原料植物的种类也非常多,目前进入工业提取的植物品种在300种以上。众所周知,在人类文明史上,最近约200年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人类一直依赖传统药物(其中90%以上是植物药)与疾病斗争。各大文明古国和有一定文明程度的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民族医药体系,其中又以中国的中医药体系最为完备,成就最大。可以说,中国的中医药体系是古代医药科学的最高表现。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化学药和新生物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整个药学,从研究技术、生产技术到专业管理技术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曾经长期相对停滞的植物药也随着科技和管理的进步而获得了新发展。到目前为止,植物药制剂已经有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的丹、丸、膏、散。第二阶段,是以水醇法或醇水法为主的提取、粗处理技术与现代工业制剂技术相结合而制成中成药。第三阶段,是运用现代分离技术和检测技术精制化和定量化的现代植物药。植物药的三个阶段,只是说明它们先后产生的时间顺序,并不表示后一阶段会取代或取消前一阶段。正如化学药不能取消天然药物、生物药也不能取消化学药一样。但后一层次比前一层次更多体现或运用了现代科技。植物提取物和现代植物药在概念的内涵上存在着交叉性,互相包含着彼此的部分内容。现代植物药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提取物为基础的,植物提取物是现代植物药的主要原料和组成部分;而有些植物提取物品种则被直接作为药用。目前世界范围内对植物药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西方习惯于将植物药称为天然药物。天然药是指一切源于大自然、用于治疗疾病的未经化学处理的药物,中药、植物药应该包涵于其范畴之内。德国的现代植物药指的就是在治疗中所选用的植物提取物,它既可以是植物整体的提取物,也可以是部分提取物,通常是复合的化学物质。德国从1976年开始将植物药定义为药物。目前这一定义已被美国植物协会采用。欧共体所定义的植物药产品则不只是单一药用植物,可以是多种植物药配伍(HERBAL MEDICAL PRODUCTS),含有专一植物活性成分或是植物提取物,植物药是植物被运用于医疗目的的医药用品。植物药及其制品被认为是一种活性成分或其治疗作用的成分还不很清楚的医药产品。植物药制剂是将植物弄碎成粉状、提取、着色、油脂化或液态化,压轧植物汁等对植物进行加工制作,将其纯化或浓缩,从植物中分离单一的化合物或混合物,这时就不再被看作植物药而被看作化学药如阿托品。

2016-05-11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2:40: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SPR技术:小分子抑制剂筛选:如南开大学的研究所示,SPR技术可用于筛选对特定受体具有高亲和力的小分子抑制剂。在中草药活性成分研究中,该技术可用于识别与药物靶点结合紧密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从而发现潜在的药物先导化合物。MST技术:活性成分鉴定:MST技术可用于验证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与其他生物分子之间的...

  • 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学科,它结合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多样,其中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溶剂提取法又细分为冷提和热提,冷提方式包括浸渍法和渗漉法,适用于受热不稳定的成分。热提方式则有煎煮法、...

  • 地锦草是一种传统中草药,其主要成分包括没食子酸、没食子甲脂、槲皮甙、槲皮素、肌醇和鞣酸等。其中,没食子酸被认为是其抗菌活性的关键成分。地锦草还含有三种黄酮甙,其中两种甙的甙元为山柰酚,另一种为槲皮素,以及香豆精类成分如东莨菪素、伞形花内酯和阿牙潘泽兰内酯。此外,还含有棕榈酸、没食...

  • 山茱萸是一种广泛研究的中草药,其主要成分包括挥发性成分、糖甙类及甙元、鞣质、没食子酸、苹果酸、酒石酸以及维生素A等。其中,挥发性成分如棕榈酸、桂皮酸苄酯、异丁醇、异戊醇、反式芳樟醇氧化物、榄香素、糠醛、甲基丁香油酚、异细辛脑、β-苯乙醇等,展现出多样的生物活性。糖甙类及甙元如山茱...

  • 溶剂提取法选择适宜溶剂,将药材中化学成分提取出来。一般情况下,植物成分如萜类、甾体等脂环类及芳香类化合物易溶于亲脂性溶剂(如氯仿、乙酸乙酯);糖苷、氨基酸等类成分易溶于水及含水醇;酸性、碱性及两性化合物溶解度随溶液pH变化而改变。然而,从药材中提取活性成分时,成分间相互助溶作用复杂,...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