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人体有没有副作用

  艾灸有副作用吗?初识艾灸的人都有这样的担心。艾灸是一种纯天然自然疗法,艾灸本身是不会产生副作用的。艾灸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错误的判断了身体的体质,错误的选择了施灸的穴位,从而造成的身体的不适,经过正确的方法指导是可以调节过来的。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操作方法得当,穴位掌握准确,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艾灸为身体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艾灸有补泻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热症体质的人,要先从泻法开始,滋阴的同时再调理阴阳的平衡。也就是施灸的穴位和方法有所不同。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会产生不适,就会被理解是所谓的艾灸的副作用,建议应该到专业的地方进行指导。比如专业的艾灸养生馆。
  艾灸是一种物理和药理结合的中医疗法。是绿色自然疗法,起源于中国古代,是艾草制成的艾绒燃烧来治病养生的方法。正是因为它的绿色天然一直流传至今。艾灸疗法调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成,灸从久,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心,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养生保健,更要持之以恒。
  但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忌,继续施灸即能消失.
  我的回答是否让你满意?其实任何治疗方法都有副作用,关键在于怎么去处理。和其他治疗方式比起来,艾灸的副作用算是最小的,是唯一可长期用于自我保健的方法。我的回答可不是“复制——粘贴”来的哟!如果你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请采纳我的答案吧!不要辜负我的苦心。2009-12-10
1、阴虚阳亢者 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的亏虚,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出现以下症状:潮热、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咳血、视物不清、消瘦或失眠、麻木拘急、烦躁易怒、遗精、 亢进,舌红而干和高血压者。
2、痰热内闭者 痰热内蕴、阻闭心神,表现为:胸胁胀闷、灼痛、咳嗽气喘、咯痰黄稠,或有哮鸣、发热口渴,或神志昏迷、谵语狂乱,或昏仆喉中痰鸣,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
3、热毒炽盛者 火热炽盛成毒,壅滞肌肤,肉腐成脓,表现为:肌肤生疮疖疔痈、红肿灼痛、化脓溃烂、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

扩展资料
以下情况也不宜艾灸:
孕妇不灸腹部;严重心脏病慎灸;局部红肿热痛慎灸;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忌灸;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另外,颜面、五官、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直接灸(直接灸是将艾炷等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在家自己进行艾灸时要注意用火安全,避免烫伤。如果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或碘伏,未避免与衣物接触引发感染,可用无菌纱布包扎,一般一周左右即可痊愈。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艾灸虽好切忌不可盲目灸
2019-09-06
艾灸的特点、禁忌及注意事项

【艾灸的特点】

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认真按照治疗原则和操作规程,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艾灸的禁忌】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 、穴位的准确性 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 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 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 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 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 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2009-11-28
当然有,如过度的话,热就变热度,甚至穿经烂肉2009-11-28
你好:艾灸属于温热之法,长期灸的话会上火这是其一,第二在燃烧时艾烟中含有不同的有毒有害成分,第三有部分人群对艾烟过敏。2014-03-04
你好,艾灸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温通经络,活血散寒止痛的作用,针对一些消化系统疾病,还有一些肢体关节疼痛,感冒什么的,有治疗作用,一般说来,正常人健康人艾灸也没有明显副作用2020-02-08
外用么有副作用...这些在美容美体都用艾灸、艾条对身体好轻松好健康2009-11-28
艾灸治疗中毒的表现及处理办法:
艾灸可以防病治病,强身健体,但是在艾灸过程中也要注意防止灸疗中毒。灸疗中毒多见于选用药灸条施灸时。下面来看看灸疗中毒的表现及处理办法。
1.原因:
因药灸条中大多含有雄黄,点燃后可形成砷的烟气,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慢性甚至急性砷中毒。
2.临床表现:
一般于灸疗过程中或灸疗之后,出现流泪、咽痒、呛咳等症状,随之发生流涎、头晕头痛,乏力、心悸、胸闷、气急。严重者可有恶心,腹部阵发性绞痛,冷汗淋漓、吐泻交作等症。
3.预防方法:
砷中毒问题应引起医患人员重视,应用时要做好防护工作,限制用量(每次不超过半支),对孕妇、过敏体质者禁用;对长期应用药艾条的医患人员做砷的常规检查。为了彻底防止砷中毒,应研制开发不含砷的药灸条。
4.处理方法:
停有药灸条治疗,症状轻微者,一般予可采用绿豆汤送黄连素。以200g绿豆煮成500g汤剂,黄连素6片,每日分3次送服。症情重者应送医院治疗。2012-07-10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7:26: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艾灸时长对不同体质的人影响各异。长时间艾灸可能导致阴液受损,特别是对于阴虚体质的人来说,应避免过长时间的艾灸,以免加重身体负担。不过,对于一些寒症患者,适当的延长艾灸时间是有益的,但也不宜超过一个小时。一般来说,20分钟左右是较为适宜的时间长度。艾灸时间的控制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情况...

  • 第一:艾灸一般没有什么副作用,但是如果选择穴位不对,或者你做的时间过长就不行,还有些虚弱的体质会受不了,或者不小心容易烫伤皮肤。第二: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

  • 还有一些人在初次艾灸后出现失眠的情况,专家认为这是正常的生物钟调整过程,隔个1、2天就会恢复。另外,有些人可能会发现疾病加重,中医认为这是体内正邪交战的表现,通过多次艾灸可以让体内的正气战胜邪气,此时疾病也会好转。艾灸的副作用主要是由于错误判断身体体质或错误选择穴位造成的身体不适。只要操...

  • 坏处 1、烧伤烫伤:艾灸需要点燃艾条来进行操作,如果操作不当或频率过高的话就有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引起烧伤、烫伤的情况,所以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2、火气过重:艾灸可以激发体内的阳气,对于一些体内热气较大的人群来说是不建议做的,如果擅自治疗的话就...

  • 不过,对于某些特定情况,艾灸可能会带来副作用。上火的人不宜进行艾灸,因为这样会导致火气越来越旺。此外,少数人可能对艾灸产生过敏反应,需要特别注意。不过,总体来说,艾灸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不像西医那样存在较大的副作用。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其安全性较高,适合于调理身体。艾灸属于中医...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