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是什么?

地黄,中药名。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炮制后用。分为鲜地黄,干地黄和熟地黄。
地黄,又名:芐、地髓、芑、牛奶子、婆婆奶、狗奶子。多年生草本,高10-40cm。全株被灰白色长柔毛及腺毛。根肥厚,肉质,呈块状,圆柱形或纺锤形。
茎直立,单一或基部分生数枝。基生叶成丛,叶片倒卵状披针形,长3-10cm,宽1.5-4cm,先端钝,基部渐窄,下延成长叶柄,叶面多皱,边缘有不整齐锯齿;茎生叶较小。花茎直立,被毛,于茎上部呈总状花序;
苞片叶状,发达或退化;花萼钟状,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具脉10条;花冠宽筒状,稍弯曲,长3-4cm,外面暗紫色,里面杂以黄色,有明显紫纹,先端5浅裂,略呈二唇形;雄蕊4,二强,花药基部叉开;
子房上位,卵形,2室,花后变1室,花柱1,柱头膨大。蒴果卵形或长卵形,先端尖,有宿存花柱,外为宿存花萼所包。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5-6月。

药材鉴别
鲜地黄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层细胞。皮层薄壁细胞排列疏松;散有较多分泌细胞,含橘黄色油滴;偶有石细胞。韧皮部较宽,分泌细胞较少。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稀疏,放射状排列。
生地黄粉末深棕色,木栓细胞淡棕色,断面观类长方形,排列整齐。薄壁细胞类圆形,内含类圆形细胞核。分泌细胞形状与一般薄壁细胞相似,内含橙黄色或橘黄色油滴物。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直径约至92微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干地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地黄
2021-05-14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6 22:52: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地黄在农村的别称包括生地、生地黄,以及其他如怀庆地黄、小鸡喝酒、地髓、怀地黄、鲜地黄等。这种植物在农村相对常见,被形象地称作地黄或地黄金,意指其根部的黄色象征财富,显示了其珍贵的药用价值。地黄具有滋养阴津、凉血止血的功效。地黄偏好阳光充足的环境,通常在山坡、田梗边缘、山坡以及路边自然生长...

  • 地黄是一种中药材。地黄是一种草本植物,其根部富含多种药用成分。在中药学上,地黄具有多种功效,包括滋阴补肾、清热解毒等。它被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调理。地黄的应用历史悠久,是中医药宝库中的一味重要药材。地黄的主要药用部位是其根部。在中药制剂中,常使用地黄根部经过炮制后的产品,如熟地黄...

  • 地黄,又称生地、怀庆地黄、小鸡喝酒等,常生长于海拔50至1100米的山坡及路旁荒地。其地下块根因颜色黄白而得名,是中医常用的药材之一。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对于阴虚、血虚、肾虚的人群而言,适量食用地黄大有裨益。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地黄可分为鲜地黄、干地黄与...

  • 地黄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拥有长圆形且带有皱纹的叶子,开着淡紫色的花朵,其根部呈现黄色。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地黄被广泛用于入药,它不仅能够补血强心,还能起到一定的清热生津作用。未干燥的新鲜地黄被称为鲜地黄或鲜地,具有清热生津的功效。经过干燥处理后,它被称为生地黄或生地,其主要功能在于...

  • 地黄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长圆形并带有皱纹,开花时花色为淡紫色。其根部为黄色,中医中常用其入药,以补血和强心。地黄属于玄参科地黄属,高可达30厘米,根茎肉质,鲜时呈现黄色,直径可达到5.5厘米。叶片呈卵形或长椭圆形,叶脉在叶片正面凹陷,花朵则在茎顶略呈总状花序排列,花冠外层为紫红色...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