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理论指导: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辨证论治

(一)脾胃虚弱证
  证候 长期纳食不振,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苍黄,唇淡甲白,大便不调,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指纹淡红。

  治法 健运脾胃,益气养血。

  主方 六君子汤加减。

  (二)心脾两虚证

  证候 面色萎黄或苍白,唇淡甲白,发黄稀疏,时有头晕目眩,心悸心慌,夜寐欠安,语声不振甚至低微,气短懒言,体倦乏力,纳食不振,舌淡红,脉细弱,指纹淡红。

  治法 补脾养心,益气生血。

  主方 归脾汤加减。

  (三)肝肾阴虚证

  证候 面色皮肤黏膜苍白,爪甲色白易脆,发育迟缓,头晕目涩,两颧潮红,潮热盗汗,毛发枯黄,四肢震颤抽动,舌红,苔少或光剥,脉弦数或细数。

  治法 滋养肝肾,益精生血。

  主方 左归丸加减。

  (四)脾肾阳虚证

  证候 面白,唇舌爪甲苍白,精神萎靡不振,纳谷不馨,或有大便溏泄,发育迟缓,毛发稀疏,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指纹淡。

  治法 温补脾肾,益阴养血。

  主方 右归丸加减。2023-01-12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0:39: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孩子经常感到头晕,这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建议您带孩子去医院儿科就诊,以便医生能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常见的原因包括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这种贫血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常常伴随着乏力等症状。要确认孩子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可以做一个血常规的检查。如果孩子经常出现头晕症状,可以考虑连续服用10天药物,...

  • 宋桂华说,小儿贫血最常见的是营养不良型贫血,这其中有两种诱因:缺铁或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如果孩子患缺铁性贫血时,会出现偏瘦、脸黄、发育不良等症状。目前,虽然生活条件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小儿贫血仍然很常见,这主要与家长对孩子的喂养方式不当有关,比如说,有些家长认为母乳的营养非常全面...

  • 1.营养性贫血 最多见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常见),亦可见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或二者兼有。2.各种维生素缺乏 常见者为维生素A、D缺乏,也有维生素B、C的缺乏。营养不良时,维生素D缺乏的症状不明显,而在恢复期生长速度加快时则症状比较突出。3.感染由于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低下,易继发各类细菌、病毒、真菌的...

  • 此外,疳积患儿还可继发营养性贫血,其中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为多见。还可有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以及自发性低血糖、感染等。由于疳积患儿发病早期缺乏特异、敏感的诊断指标,一般将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作为患儿的特征性改变,出现这些症状,需尽早查明原因,及时治疗,避免合并其它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 美国营养学会推荐1-18岁儿童钙摄入最大量为元素钙2.5 g/d。注意:一定要同时注意宝宝是否存在维生素缺乏,不要仅仅埋头补钙。4、铁缺乏 危害:可造成缺铁性贫血,严重时可能影响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来源:血红素铁大量来自动物性食物,如肝脏、动物血、牛肉、瘦肉等。鱼类、蛋类含铁总量及血红素铁均低于...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