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哪些六穴位可退烧

揭秘人体五大退烧穴
  发热多是机体正气与外来邪气相搏斗,机体免疫力较强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但高热(体温在39℃以上者)时,人体内环境失衡,脏腑功能紊乱,特别是小孩,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出现惊厥,需要紧急处理。这里介绍几个常用的退烧穴位,合理使用,往往有奇效。
  大椎穴: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曲池、合谷、外关穴: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刮痧疗法是人们常用的民间疗法之一,对高热也有奇效。可以选用上述穴位进行刮痧,也可以选背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腋窝、肘窝较大面积处,自上而下,先轻后重,刮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点即可。
  上述方法仅适合于应急,要想彻底退热,关键是针对病因治疗,所以病人应该首先去医院。2020-03-15
mcxzy 阅读 58 次 更新于 2025-04-15 09:18: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5. 清天河水:位于前臂内侧正中,从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的一条直线。使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在此穴位上进行直线推动。从腕部推向肘部,称为“推天河水”或“清天河水”,重复100至200次。此穴具有温和的清凉作用,能清热解表、泄火除烦,适用于治疗热性病症,既能清热又不伤阴。6. 退六腑:位于前臂尺...

  • 1、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人体的第7颈椎棘突下的凹陷中,是督脉与所有阳经的交汇点。在感冒发烧时,按摩该穴位可以缓解发烧引起的胸闷气短症状。此外,在该穴位进行拔罐或刮痧,还可以起到解表退热的作用,是中医退烧的有效方法之一。2、十宣穴 十宣穴位于十根手指的指尖处,通过刺激该穴位可以用于治疗热病、...

  • 大椎穴: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

  • 第一、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顶的正中央,也是人体的最高点,按摩百会穴有通督行气散热的作用,可以止头痛,还可以退烧。第二、风池穴,足少阳胆经的穴位,位于人体头部和项部交界的地方,这个地方可以疏通阳经的气机,退热作用也是很好的。第三、大椎穴,大椎穴主一身之阳,是人体阳气交汇的地方,按摩大椎...

  •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煎服。由于推拿穴位仅适用于低热或小儿低热,因此当发热超过38.5℃或发热不退的患者,应及时服退热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蒲地蓝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由于引起发热的原因较多,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流感、肝炎等疾病都可能引起发热,因此建议患者完善检查,对因治疗。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