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2个传统药方治疗肾病综合征,预防肾病复发日常注意5点


肾病综合征(NS)由多种病因引起,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是与感染有关,也与环境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长期处于风寒以及潮湿情况下很容易发病。而且容易反复,发病率高,危害大。患者出现蛋白尿、水肿、身体乏力、食欲不振、厌食、血尿等情况。
肾病综合征分很多种病理类型。一般来说,需要根据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脏穿刺病理情况、肾功能以及血压情况等指标,综合选择使用激素或者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大概有60%-70%的患者有效,也有的患者效果不好。有些患者使用中药或西药配合中药治疗,病情控制稳定。
男子肾病多年2个中药方调理肾功能恢复
病例:患者xxx,男,50岁,年轻时从事体力工作,平时出汗多,吃饭喜欢多放盐,晚上还要喝酒解乏。后来调整到比较轻的工作部门,但仍然有饮食重口味,否则吃饭无味。后来体检发现血压偏高,医生建议饮食调理。因身体没有不适,并没有改变。8年前感觉身体不舒服,时常乏力,眼睑水肿,以为是劳累,没有重视。
大约一年后腿水肿,感觉身体可能出了问题,到医院检查,发现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2g,血浆白蛋白23g/L,被确诊为肾病综合征。没有进行肾穿刺,吃激素一段时间没见好转,后来听信别人的偏方,吃雷公藤一段时间没见效。感觉病情加重,开始寻求中医专家治疗。
2014年5月来到北京求医。患者因腿肿行走困难,家人搀扶着到门诊,检查发现全身重度水肿,尿量减少,每日500~600ml。疲劳乏力头晕,腰酸腰痛,舌色黯红,舌苔白水滑,脉沉细弱。尿常规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3g。

中医辨证认为患者气阴两虚、水湿内停,中医治疗既要益气养阴,又要利水消肿,在两个传统基础药方的基础上化裁组方,用《参芪地黄汤》益气养阴,用水陆二仙丹固肾涩精,减少蛋白尿。配合《黄芪鲤鱼汤》食疗,辅助提高血浆白蛋白,加强利水消肿效果。
服药一个月后复查,尿量增加,水肿明显消退,可以自由行走,身体乏力好转,尿常规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6.12g,血浆白蛋白28g/L。继续以上方治疗1个月复查,水肿全消退,乏力腰酸症状消失,力气增加,尿常规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1.2g。继续服药半年复查,身体无不适,精神良好,尿蛋白转阴,24小时尿蛋白定量0.11g,血浆白蛋白42g/L。门诊随访7年病情稳定,定期复查尿常规,保持阴性,未再复发,生活正常。
两个传统药方合用化裁配制中药
《参芪地黄汤》出自《杂病犀烛》,具有益气养阴,滋肾健脾之功效,对于肾病出现乏力腰酸等症状的肾友有积极效果。主治脾肾不足,气阴两虚。症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低热倦怠,手足心热,短气易汗,舌偏红少苔,脉沉细或细数无力。
《水陆二仙丹》出自南宋医家洪遵所撰《洪氏集验方》,本方出自宋•苏颂《本草图经》,原名“水陆丹”,在《政和本草》卷二十三鸡头实(芡实)条曾予引载。方中由芡实、金樱子组成,二药有固精缩尿之效。主治肾虚遗精、滑精、白浊,小便频数,女子带下,舌淡苔白,脉沉弱。此方辨证治疗蛋白尿。
两个药方化裁后拟定药方组成:太子参、生黄芪、生地黄、山药、泽泻、山萸肉、茯苓、当归、冬瓜皮、牡丹皮、芡实、金樱子、黄精等,水煎服,日服药2次。
肾病综合征患者注意事项
1、充足休息。患者出现中度以上水肿、血尿、少尿或严重并发症时需要卧床休息。面部水肿时患者枕头应该稍高些;严重水肿者还应该经常变换 ;胸腔积液者半卧位。患者不能长期卧床不起,病情好转时,可以下床适当运动。但是不要做剧烈运动,可以做一些慢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运动量根据病情情况而定。患者不能劳累过度,否则会加重病情。

2、饮食合理。患者平时要以清淡食物为主,在服用大剂量激素期间,患者应该低盐饮食,摄入量大概为3—5g。如果明显出现水肿时,患者应该禁盐,禁盐时间根据患者病情而定。当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可以不必限盐,但还是不宜过多。蛋白质摄入量以维持机体需要以及加上尿中流失即可,用量为1g/kg,而且是以优势蛋白质为主,比如:牛奶、鸡蛋、鱼以及瘦肉类。
3、遵医嘱,科学治疗。患者必须定期检查尿常规与肾功能,减药或停药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尤其使用激素治疗时,不能改变用药方式,比如突然停药。患者可以用利尿剂来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尿量、体重、皮肤弹性等,出现呼吸道感染时要及时治疗,以免病情复发或加重。
4、心理治疗。肾病综合征病程长,患者往往有严重的心理压力。应该多给一些安慰和鼓励,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5、预防感染。因为疾病问题容易使代谢废物滞留在体内,容易出现口腔溃疡等症状,应该加强个人卫生护理,可以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肾病综合征患者如果待在房间内,应该尽量保持空气流通,尽可能多开窗,清洁卫生。部分患者可以家中安置紫外线灯帮助杀菌,进行消毒处理。外出的时候,尽量戴口罩,尽可能避免前往流感高、人多的场所。
2022-07-10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7 21:18: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方药:加味补中益气汤。黄芪40g, 党参20g, 白术30g, 陈皮10g, 柴胡10g, 当归15g,巴戟天20g,菟丝子20g,茯苓皮15g,车前子30g,冬瓜皮30g,炙甘草6g。(2)脾肾阳虚、水湿内阻 主证:水肿较甚,以下肢腰背为主或伴有腹水,胸水,小便不利,面色惨白,形寒肢冷,食少纳呆,大便溏薄,舌...

  •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方法较多。利尿消肿在古老的《内经·素问》当中存在描述,黄芪防己汤、猪苓汤、五苓散、五皮饮都能进行利尿消肿治疗。降尿蛋白方面中医存在独特优势,例如黄芪、当归二者配伍在降尿蛋白,保护肾脏间质,足细胞以及改善肾功能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保护改善肾脏微循环方面有活血化瘀、软...

  • 一、李少川老中医的小儿肾病合剂 经验:主要用于肾病初发,表现为四肢轻度水肿、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浮肿重者可加黄芪或附子。 评价:此方健脾利湿,兼顾肺、脾、肾三脏,能有效缓解小儿肾病综合征的肿胀症状,且实验表明对提高血浆蛋白、降低尿蛋白、胆固醇有一定效果。二、刘弼臣的肾病清肺汤 经验:...

  • 炎症因子作用,或非免疫功能因素致病。中医归于血尿、水肿、腰痛、肾风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主要是外感风热证、下焦湿热证、脾肾两虚证,用银翘散、萆薢分清饮、六味地黄汤等治疗,常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藤梨根、黄卓蜀葵花、河白草、龙葵、蛇莓、雷公藤等清热解毒中药。

  • 先后治疗肾病综合征33例,总有效率达94%。6.肾炎合剂11号方:内含雷公藤生药15克,生黄芪40克,生甘草6克。将雷公藤去皮切片打粉,以95%酒精浸泡提取后加入余药制成合剂。每日总量45ml,1日3次,每次服15ml。总疗程2~3个月。本方益气养阴、解毒和络、清利湿热,对肾病综合征有良好疗效。7.养阴...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