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什么时候喝好呢?中药怎么煮?

中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医讲究四性五味,合理搭配运用,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把对人体产生的伤害减少到最小。中药的煎煮会影响到药效的效力,时间太长则有治疗效果的化学成分容易被破坏。时间太短了这些化学成分又不容易释放出来,治疗疾病。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中药在疾病治疗方面的成效。不同的方剂由不同的中药组成,由于很多方剂至今仍需要科学研究其有效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所以不正确的服用中药对人体会产生些副作用。1、寒凉性中药寒凉性的中药不宜在空腹时,饭前服用。因为寒凉会伤害胃粘膜,,刺激胃肠道反应,使人恶心反酸呕吐。2、滋补性中药滋补性的中药一般在空腹时服用,利于滋补药物的吸收。包括驱虫药,泻下药,它们都应该在空腹时喝,以保证药物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3、温补性中药老话说午前为阳,午后为阴,温补性的中药应该在上午服用,达到解表散寒,升阳益气的治疗效果。4、中药的煎煮中药对于现代医学来说仍存在许多未知的地方。在煮中药的时候,盛放的容器应该是以陶瓷,砂锅煮的比较安全可靠。不能使用铁,铜等容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第一次煮,加水宜超出中药表面4到5厘米,第二次超出3厘米就可以了。一般来说煎煮中药之前,最好浸泡一到两小时,在未沸腾前使用武火煮,沸腾之后改为文火煮,中药煎煮两到三次,治疗的有效成分会更高。2023-06-12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0 16:50: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煎药前通常需要将药材浸泡30分钟以上,有的传统认为浸泡时间应超过4小时。煮药时,先用大火使水沸腾,再改用小火慢煎5至10分钟。服用药物的最佳时间是在饭后1小时,如果药汤凉了,可以重新加热后再饮用。为了适应这样的作息安排,早晨可以提前半小时起床,晚上则应提前半小时休息。我的习惯是早晨起床后...

  • 饭后服用适用于人体上部的疾病。中医传统认为,上部疾病如耳、目、口、鼻等宜采取先食后服药的方法,这样能使药性留连于上。此外,偏于滋补一类的药物也宜饭后服。中药的适宜温度 许多人习惯“趁热喝”中药。然而,并非所有中药都需要趁热服用。一般来说,中药汤剂应“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

  • 滋补药头煎煮沸后再煎30分钟,解表药宜急火快煎5-10分钟,一般药15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后分两次服。特殊煎法如薄荷、车前子、旋覆花等需后下或包煎。中药服法多样,汤剂可分服、顿服或连服,中成药则有送服、冲服、调服、含化及喂服。服药温度分热服、温服和冷服,热证用冷服,寒证用热...

  • 1、温服 温服就是把煎好的中药放温以后再服用,就是把药汤煎煮后滤出,在常温下放到30~37度左右的时候再喝。一般的中药都需要温服。2、热服 热服指的是把刚煎好的药汁趁热敷下,一般治疗寒症的中药,想要更好的祛风散寒,可以选择这种服用方法,只要中药不烫嘴后就可以服用了。3、冷服 冷服...

  • 而滋补类、根茎类、矿物质的中药,可以煎煮40-60分钟。一般来讲,内服中药煎两遍,第一遍煎完以后再加水煎第二遍。煎好的中药如果药味量比较少,可以煎煮到200-400ml,药味比较多的可以煎煮到500-650ml,可以分两次喝。3、器皿:煎煮药材的器皿一般以瓦罐、砂锅最好,现在的电子煎药机也很方便。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