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治疗下利的方剂

伤寒论治疗下利的方剂话题讨论。解读伤寒论治疗下利的方剂知识,想了解学习伤寒论治疗下利的方剂,请参与伤寒论治疗下利的方剂话题讨论。
伤寒论治疗下利的方剂话题已于 2025-04-20 09:03:47 更新
- 伤寒论治疗下利的方剂
- 《伤寒论》之:【白头翁汤方】
- 《伤寒论》笔记75| 下利清谷—甘草泻心汤
- 桃花汤097《伤寒论》
- 《倪海厦伤寒论经方使用说明书》----四逆散
- 《伤寒论》笔记76|大肠炎—赤石脂禹余粮汤
- 172.伤寒论第172条:黄芩汤证
- 生姜泻心汤伤寒论
- 四逆加人参汤基本信息
-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当选用何方治疗
白头翁汤方,是《伤寒论》中的经典厥阴病方,也是经典的清热解毒方。其主要功效包括止血痢、解热毒、利肛肠等,现代研究发现,它还能抗肿瘤、抗炎、抗菌、抗原虫真菌、调节免疫、促进肠道黏膜修复等。适用于里急后重、口干舌燥、脉滑数为特征的疾病。热利下的症状之一是大便臭,使用白头翁汤后,第一剂...
甘草泻心汤是下利清谷较轻的处方,后面还有重方。
案例1:刘某某,男性,65岁,有胃溃疡病史,出现胃痛、呕吐鲜血等症状,通过桃花汤治疗,吐血、腹痛减轻,吐血止。案例2:吴某,男性,32岁,胃痛、便血,通过桃花汤加减治疗,胃脘疼痛消失,大便隐血转阴。案例3:程某,男性,56岁,肠伤寒住院治疗后下利脓血,通过桃花汤加减治疗,脓血止,大便转常。案...
7. 四逆散的广泛应用:四逆散不仅用于治疗胆石症,还广泛应用于胃炎、胃酸过多、胃下垂等多种疾病。根据不同病证,可以适当调整方剂,如治疗胆囊炎时,还可以添加鳖甲、茯苓等药物。8. 总结:四逆散作为中医经方的一部分,以其精准的辨证施治和灵活的加减应用,展现了卓越的疗效。无论是对于患者...
伤寒金匮有一原则:治利的时候,处方下去,去湿、消炎的药都用上了还不能止利,最后的办法是利小便。 把大肠小肠里的水导到膀胱去小便排出,利即止。五苓散、猪苓汤都可以利小便。甚至本来就是葛芩连汤证,用后好很多,大便本来臭现在不臭了,但还有下利,可以在葛芩连汤中加些猪苓、伏苓、泽泻...
伤寒论第172条解析: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用黄芩汤;若呕吐者,以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治疗。黄芩汤由黄芩、芍药、甘草、大枣组成;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半夏和生姜。两方皆以水煮取药液,分日饮用。此条论述黄芩汤证与加味应用,涉及太阳、少阳合病下的下利与呕吐症状的辨证施治。黄芩...
每次温服200毫升,每日分三次服用。生姜泻心汤的药效在于和胃消痞,散结除水。它的主治范围包括伤寒汗后,胃阳虚弱,水饮内停,心下痞硬,肠鸣下利;妊娠恶阻,噤口痢等。现代医学中,生姜泻心汤被用于治疗胃下垂、胃扩张、慢性胃炎等疾病,只要这些疾病属于胃阳虚弱,水饮内停的情况。
四逆加人参汤是一款源自古籍《伤寒论》的传统方剂,主要用于温里治疗特定病症。其主要成分包括:附子:15克(生,去皮),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干姜:克数未具体提及,但可能对阳气有补充作用人参:6克,益气固脱,提升身体元气炙甘草:6克,甘润而温,调和诸药此汤剂的主要功效是【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黄芩汤。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出自伤寒论,《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太阳与少阳同时有病,自动下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