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拾遗

本草拾遗话题讨论。解读本草拾遗知识,想了解学习本草拾遗,请参与本草拾遗话题讨论。
本草拾遗话题已于 2025-04-07 00:41:24 更新
- 本草拾遗
- 香药学典籍(10)本草拾遗
- 《本草拾遗》简介
- 《本草拾遗》简介
- 本草拾遗内容简介
- 《本草拾遗》的作者是?
- 《本草拾遗》的作者是()
- 本草拾遗作者
- 本草拾遗的内容简介
- 本草拾遗和本草纲目拾遗是一本书吗
- 本草拾遗详细资料大全
《本草拾遗》是本草学著作,又名《陈藏器本草》,共十卷,由唐代本草学家陈藏器于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撰成。此书旨在补充《新修本草》的不足,针对《新修本草》中遗漏和错误的内容进行整理编辑。《本草拾遗》由《序例》一卷、《拾遗》六卷、《解纷》三卷构成,全书共十卷。《本草拾遗》收录了...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1 拼音 《běn cǎo shí yí 》2 概述 《本草拾遗》本草学著作。简称《拾遗》。10卷。唐·陈藏器撰。或名《陈藏器本草》。成书于739年(开元27年)。因系以拾缀唐《新修本草》遗漏的药物为主旨,故以“拾遗”名书。全书共10卷分为:序例1卷,拾...
《本草拾遗》是唐代本草学著作,由陈藏器所撰,成书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该书共十卷,是在《新修本草》基础上增补的药物学专著。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新增药物达731种,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的内涵。他不仅收录了当时民间应用的大量新药,还搜集了历代本草中的大量遗文,按药物自然属性分为玉石...
《本草拾遗》在医药学发展中起到了补充和丰富的作用,李时珍对其赞誉有加,称其“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该书内容包括692种新药物,涵盖了内陆、滨海、少数民族和国外传入的药物,如罂子粟、海马等。陈藏器在药物分类上创新,将处方按功效分为“十剂”,如宣可去壅、通可去滞等,为后世方剂学奠定了...
《本草拾遗》这部著作在公元741年,即唐朝开元29年,由陈藏器编撰而成。陈藏器认为,在《本经》问世之后,虽然有陶弘景、苏敬等人的注解、修订和补充,但仍有许多未被记载的药物未能收录。因此,他编写了这部《本草拾遗》,内容包括序录一卷、拾遗六卷、解纷三卷,总计十卷。《本草拾遗》的成功编著,不仅...
陈藏器。1、陈藏器(687至757年),四明(浙江宁波)人,唐代中药学家,开元年间任京兆府三原县尉。2、《本草拾遗》是本草著作又叫《陈藏器本草》,唐朝陈藏器撰于开元二十七年。《神农本草经》虽有陶弘景、苏敬补集之说,然遗逸尚多,故为《序例》一卷、《拾遗》6卷、《解纷》3卷,总曰《本草拾遗》...
《本草拾遗》的作者是唐代的陈藏器。陈藏器,生卒年不详,唐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字藏器,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他博学多才,潜心研究医学,遍览历代医学典籍,总结前人学术理论,对药物学和医学颇多建树。其著作《本草拾遗》对后世中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草拾遗》是一部重要的本草学著作,全书...
本书编著成功,进一步充实了本草的内容,对医药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所以李时珍对其极为推崇,评价它说:“其所著述,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本草拾遗》共10卷,分为3部分。兼顾药学理论和实际应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序例1卷,相当于药物总论。拾遗6卷,共载《新修...
不是。本草拾遗和本草纲目拾遗是两本单独的书籍,其内容和作者都是不相同的。《本草纲目拾遗》,古代中医药学著作,清代医学家赵学敏编。《本草拾遗》唐·陈藏器撰于开元二十七年。
《本草拾遗》,本草著作,一名《陈藏器本草》,10卷。唐·陈藏器撰于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以《神农本草经》虽有陶弘景、苏敬补集之说,然遗逸尚多,故为《序例》一卷、《拾遗》6卷、《解纷》3卷,总曰《本草拾遗》。原书已佚,其文多见于《医心方》《开宝本草》《嘉祐本草》《证类本草》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