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话题讨论。解读中药方剂知识,想了解学习中药方剂,请参与中药方剂话题讨论。
中药方剂话题已于 2025-04-20 14:09:26 更新
- 中药方剂
- 中药方剂的组成简介
- 中药方剂简介
- 古代关于中药方剂的书都有哪些
- 《腹痛中药方剂》
- 含有四味中药的方剂
- 中药方剂组成
- 可以治疗失眠的最佳中药方
- 中药方剂分类
- 中药清热方剂有哪些?有哪些清热的中药方剂?
- 什么是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由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四个关键部分构成。君药:方剂中的核心,专为治疗主要疾病或症状设计,疗效显著且药力强大。君药通常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用量相对较大。臣药:协助君药增强主症的治疗效果,并针对兼症提供主要治疗。臣药的药味和药力稍逊于君药,但与君药共同作用,能增效并产生新...
中药方剂,其学术名称为方剂学,简称为方。在中医理论中,"方"特指用于治疗疾病的方法。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医方"是一种旨在消除疾苦、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剂"这个词源自古时的"齐",原意是调和,如《汉书·艺文志》中提到的"调和百药,使之适宜"。方剂是中医疗法的体现,它的核心在...
1. 先秦时期:先秦是中医方剂的起始阶段,当时的方剂较为简单。现存的较为完整的方剂书籍包括《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和《杂禁方》,这些书籍是在马王堆汉墓中被发现的。传说中的《汤液经法》据称是伊尹所著,但在汉朝才有文字记载。2. 两汉、三国及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著名医学...
[第一方]主治:受寒腹痛,喜热怕凉,小便清,大便溏。处方:高良姜5g香附12g青皮10g木香6g当归6g干姜6g小茴香6g 用法:水煎二次温服。[第二方]主治:气滞腹痛,胸腹胀满,暖气放屁后,疼痛减轻。处方:厚朴10g陈皮10g茯苓10g生姜10g槟榔片10g甘草6g 用法:水煎二次分服。[第三方]主治:伤食腹痛,腹痛胀满,呃...
1. 苇茎汤由苇茎、薏苡仁、瓜瓣和桃仁组成,主治肺痈,表现为身体微热、咳嗽痰多、吐出腥臭脓血等症状。2. 白头翁汤包括白头翁、黄连、黄柏和秦皮,用于治疗热毒血痢证,症状为腹痛、脓血便、赤多白少的痢疾、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以及口渴想喝水。3. 理中丸的组成有干姜、人参、白术和炙甘草,适用于...
中药方剂的构成遵循一种有序的组合原则,通常分为四部分: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这一概念最早源于《内经》的"主病之为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在历代医家的解读中,这一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君药是方剂的核心,主要针对病症的主要症状起主导治疗作用,不可或缺,药味通常较少,药量较大...
三七10克,将猪心与上述两药共煮,煲煮的时间要长,吃猪心喝汤,隔日一次,连服七次。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脉络不畅,证见心慌气短、神志不宁、失眠多梦等。猜你喜欢:1. 安神的中药方剂 2. 能让人记忆力变好的药方 3. 肝胆湿热中药方 4. 中药泡脚治失眠有奇效 5. 治疗失眠的中药药方 ...
中药方剂的分类研究是探讨传统医学疗法的关键,历代医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类,如病名、证候、功效、临床分科、方剂结构、病因和脏腑等。最早采用病名分类的是《五十二病方》,这种分类便于临床查找。《汉书·艺文志》中列举的《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等方书,皆沿用此法。《伤寒论》按六经证候分类,...
1、清热的中药方剂竹叶石膏汤【成份】竹叶6克,石膏50克,半夏9克,麦门冬20克,人参6克,粳米10克,甘草6克。【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本方常用于流脑后期、夏季热、中暑等属余热未清,气津两...
中药方剂,简单点来看,可以分别来理解中药、方剂两个概念。中药方剂通俗点说,就是关于中药药物配伍、剂量、剂型以及用量用法的一种指导说明。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