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通谷

腹通谷话题讨论。解读腹通谷知识,想了解学习腹通谷,请参与腹通谷话题讨论。
腹通谷话题已于 2025-04-04 13:34:22 更新
- 腹通谷
- 腹通谷名解
- 腹通谷穴在什么位置?有什么作用?
- 腹通谷穴
- 腹通谷简介
- 腹通谷穴的位置 看看腹通谷穴的功效
- 腹通谷其他信息
- 腹通谷在什么位置 腹通谷的意思是什么
- 腹通谷简介
- 肠胃不适可以按摩腹通谷穴
- 腹通谷的准确位置图 怎样按摩腹通谷
腹通谷,其名源自腹部,寓意肾经冲脉气血在此处经历散热冷降,形成经水后注入地层。此穴的实质是阴都穴输送来的水湿之气,经过冷却降至地部,经由穴底孔隙注入大地深层。因此,此穴得名腹通谷,反映了其功能和定位。通骨穴,其名则反映了通道和肾水的含义。肾经冲脉的气血在此处冷却降解为经水,然...
腹通谷穴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这个穴位具有清降浊气、健脾除湿的功能,常用于治疗腹痛、腹胀、呕吐、心痛、心悸、胸痛、暴喑等症状。腹通谷穴是肾经冲脉之气在此冷降后漏落腹内之地部孔隙,其气血特征为气态物冷降的地部水液。其运行规律是由本穴的地之表部注入体内...
很多人都说穴位是人体的一种特殊结构,但也有部分人不同意,下面我们就通过腹通谷穴这个穴位来向大家阐述一下这个问题。按摩腹通谷穴位的作用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主治:腹痛,腹胀,呕吐,心痛,心悸...
腹通谷,作为经穴的一种,在针灸学领域中有着特定的记载。它最初见于《针灸甲乙经》这部经典著作,并在《针灸大全》中被正式命名为腹通谷。腹通谷归属于足少阴肾经,同时是冲脉和足少阴经的交汇点。这个穴位位于上腹部,具 置是在脐部上5寸,沿着前正中线向旁边偏离0.5寸。然而,不同文献对其位...
腹通谷穴归属足少阴肾经,有缓解治疗胃痛、腹胀肠鸣、呕吐、泄泻、便秘等作用,腹通谷穴的位置: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腹通谷穴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出《针灸甲乙经》。《针灸大全》名腹通谷。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别名:通骨穴。腹通...
腹通谷穴的定位方法为: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具 置是脐上5寸,沿着前正中线向旁边移开0.5寸的距离。在解剖结构上,腹通谷穴位于腹直肌内缘,附近分布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以及第八肋间神经,这些神经对穴位功能有重要影响。该穴位的主要作用包括治疗多种病症,如腹痛、腹胀、呕吐、心痛、心悸和...
腹通谷:腹,指本穴位于腹部。通,通道、通孔也。谷,两山间的凹陷处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气血在此散热冷降为经水后注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阴都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降而成为地部经水,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地之地部,故名。通骨穴:通,通孔、通道也。骨,肾主之...
腹通谷为经穴名(Fùtōnggǔ KI20)[1]。出《针灸甲乙经》。《针灸大全》名腹通谷[2]。属足少阴肾经[1]。腹通谷是冲脉、足少阴经的交会穴[1][2]。腹即腹部,通即通过,谷即水谷,此穴在腹部,为通过水谷之处,故名腹通谷[1]。腹通谷主治胸,腹部等疾患: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饮食不...
选择按摩腹通谷穴,对心痛、心悸、腹胀腹痛、呕吐、心痛,心悸,胸痛,暴喑、消化不良等多种内脏的不适情况都有帮助,特别是可以解决肠胃的不适情况,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可以选择艾灸、针刺的方法进行刺激,能够发现效果非常好,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大家不妨试试。出现肠胃的一些不适情况,这在平时的...
1 腹通谷的准确位置图 精确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简易取穴:平躺,胸剑联合出,向上量取4横指,旁开半横指处即是。2 腹通谷穴位解剖 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8肋间神经。3 腹通谷功效与作用 类属:为足少阴肾经与冲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