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的内容

本书由吴瑭(字鞠通)著。该书在清代众多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清代温病学说标志性专著。《温病条辨》重申寒、温分立,提出病因有三(伏气、时气、戾气),病类为九(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秋燥、冬温、温疟);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吴氏的三焦辨证不仅层次清晰、明确,而且能落实到具体脏腑,而非难以捉摸的“膜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该辨证体系与张仲景伤寒六经辨证、叶天士温热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互为羽翼,是温病创新理论之一。该书提出了一系列的温病治疗原则,成为此后温病治疗的圭臬,其中一些学术见解直到现在仍为临床医家所重视。

2016-05-17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3:02: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温病条辨》重申寒、温分立,提出病因有三(伏气、时气、戾气),病类为九(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秋燥、冬温、温疟);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吴氏的三焦辨证不仅层次清晰、明确,而且能落实到具体脏腑,而非难以捉摸的“膜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该辨证体系与张仲景伤寒六经辨证、叶天士温...

  • 自从吴人叶天士先生《温病论》 、 《温病续论》 出现, 然后依照温病的名称求取温病的实质。 热爱医学的人都知趋向正道, 但是墨守常规的医生仍旧各自认为自己老师的学说正确, 厌恶听取高明的理论。 那些技术不高明的医生又只稍微了解一些粗浅的内容, 不能明白精辟的含义, 并在医疗实践中加以运用, 因...

  • 其中,《温病条辨》以三焦辨证为纲,全面覆盖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暑温、伏暑、湿温、秋燥等温病。《医医病书》则革除医界弊端,补《温病条辨》内伤杂病之不足,内容涉及治学方法、医德修养、内伤杂病的病因病机及辨治要点、药物特性及运用规律等。《吴鞠通医案》记录了吴氏临床实践的客观案...

  • 温病条辨:作为全书的核心部分,该章节详细阐述了各种温病的特征、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温病包括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暑温、伏暑、湿温、寒湿、温疟、秋燥等多种类型,每种温病都分别列出了相应的治疗法则与方剂。例如,针对秋燥,提出了补秋燥胜气的论点,并附有八条治疗法则与六首方剂。中...

  • 1、温病条辨是一部系统阐述温病理论的著作,也是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书共分为五卷,分别从温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方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2、在病因方面,吴瑭认为温病是由于外感六淫邪气所致,强调了“邪气”的作用。他认为,邪气侵入人体后,会与人体内的正气进行斗争,如果...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