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脾气虚湿困如何治疗?

脾虚湿困证的临床表现为饮食减少,上腹部满闷,大便泄泻,恶心呕吐,口黏不渴,或渴喜热饮,肢体困倦,甚至引起浮肿,舌苔厚腻,脉缓等。临床辨证时必须进一步区分脾虚是脾气虚还是脾阳虚;湿邪是寒湿还是湿热。脾气虚主要症状有腹胀,食后尤甚,饮食减少,身倦无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脉缓而弱,舌质淡嫩等。又脾气主升,脾气虚则气虚下陷,可兼见久泻不愈、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而脾阳虚的主要症状,是在脾气虚见症的基础上,兼见腹中冷痛,喜热喜按,畏寒肢冷,妇人白带清稀量多,脉沉迟无力。脾阳气亏虚湿邪困阻者,一般为寒湿,也有湿邪久居化为湿热者,临床主要症状为泄泻,腹胀,腹痛,其大便黏稠不畅,或腹中痞满,黄疸,口中乾苦,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滑或数。
脾虚湿困的治疗,总宜健脾利湿。若为脾气虚湿困,可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如脾阳虚湿困,方用实脾饮温阳利水;若为湿热困脾,用香砂六君子汤加黄连、黄芩或越鞠丸、保和丸等健脾化湿清热。2020-03-07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3:17: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气虚而挟湿诸证,方药包括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炒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砂仁以及桔梗。若带下色白质稀量多,可加苍术、车前子、泽泻和柴胡;若白带经久不止,还可加金樱子、芡实和煅龙牡。对于小儿疳积,服用此方时,可再加鸡内金、神曲、麦芽和山楂,研成细末后服用,...

  • 若为脾气虚湿困,可用参苓白术散等;如脾阳虚湿困,方用实脾饮温阳利水;若为湿热困脾,则用香砂六君子汤等健脾化湿清热。内湿是由于脾不运湿和肾不主水导致的病理变化。内湿的产生多因脾虚,与外感湿邪和内生湿浊也常互相影响。内湿的临床表现以脾胃症状为主,可因体质和治疗等因素而有寒化、热化...

  • ②寒湿困脾、脾气虚、脾阳虚证人群可选用干姜、肉桂、豆蔻各等分,磨粉后用生姜汁调成糊状敷脐。中药足浴 ①脾胃湿热证人群可用黄连、藿香各20克,六一散(滑石、甘草)30克;②寒湿困脾证人群可选用:紫苏、陈皮各20克,藿香30克;③脾气虚、脾阳虚证人群可用白术、干姜、茯苓各20克;④胃阴虚证人群...

  • 腹痛,其大便黏稠不畅,或腹中痞满,黄疸,口中乾苦,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滑或数。脾虚湿困的治疗,总宜健脾利湿。若为脾气虚湿困,可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如脾阳虚湿困,方用实脾饮温阳利水;若为湿热困脾,用香砂六君子汤加黄连、黄芩或越鞠丸、保和丸等健脾化湿清热。

  • 如果患者出现的是脾气虚,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参苓白术散、六君子丸等药物进行改善,而脾阳虚的人可以服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药物,而脾不统血的患者可以服用归脾丸治疗,对于脾虚气陷的患者可以服用补中益气丸。2、针灸或推拿穴位:除药物治疗之外,患者可以选择针灸或推拿改善脾虚症状,比如针灸脾俞穴...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