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脏腑相表里关系应该怎样理解?

(一)肝与胆 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胆互济。所以肝胆实热的病人,有寒热、胁痛、胸满、口苦、呕吐等症状。而平肝足以泻胆,泻胆也可以平肝。 (二)胃与脾 胃主腐熟,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二者分工合作。所以任何一方有病,都会相互影响;治疗上也是二者兼顾。 (三)心与小肠 心和小肠的经络互通于心,心火盛,舌尖碎痛,小便也会赤涩。所以采用清心利小便的疗法,使心和小肠的热从小便外出。 (四)肺与大肠 大肠为传导之腑,但必须借肺气的下降。所以大便秘结,可以用开泄肺气的方法;痰浊壅塞肺部的实喘,可以开泻大肠,以利肺气。二者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都是密切关联的。 (五)肾与膀胱 肾和膀胱互为表里。小便既要靠肾的运化,又要藏于膀胱,从而得以正常地排泄。所以小便不通就应当温化肾和膀胱之气。 (六)心包络与三焦 心包络是心的外卫,三焦为脏腑外卫,二者脉络原自相通。在经络方面,手厥阴经是络三焦,属心包,手少阳经是络心包,属三焦,是相互交通的。所以心包络和三焦的关系也很密切。2014-09-12
五脏,它和脏腑之间形成了一种表里关系,赶紧来听听

2021-02-23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4-12-26 13:19: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B C

  • 中医认为肝与胆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六腑的表里关系是指脏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具体来说,肝与胆、心与小肠、脾与胃、肺与大肠...

  • 脏腑相表里是指中医所说的脏腑表里,也称为表里,通过经脉联系和脏腑的生理功能相互配合,一脏一腑构成表里相合的关系。 具体包括: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