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足三阴经和三阳经,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如下表:

十 二 经 脉 表 里 关 系 表
 

  手阳明经
  手少阳经
  手太阳经
  足阳明经
  足少阳经
  足太阳经
 

  手太阴经
  手厥阴经
  手少阴经
  足太阴经
  足厥阴经
  足少阴经
 

  十二经脉的表里联系,在体表,则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都在四肢末端相交接,并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应的位置。此外尚有络脉互相联络。

  在体内,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而且其经别除了共同通过所络属的脏腑外,六阴经的经别从体内走出体表之后又合入相为表里的六阳经的经别,而归于六阳经。考试大网站收集这样,由于经络的分布形成了表里经脉的多种沟系。

  《难经本义·六十七难》说:“阴阳经络,气相交贯。”是说由于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不仅使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由于相互衔接而加强了联系,同时由于相互络属于同一对脏腑,因而使相为表里的一脏一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例如]在治疗上,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的俞穴可以交叉使用。2023-02-24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4:59: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体表的分布上,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规律性。1. 四肢部: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为三阴,外侧分为三阳。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上肢内侧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上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下肢内侧,内踝上八寸以下为...

  • 7. 足阳明络脉:起于足外踝上八寸处,别走足太阴经。8. 足太阳络脉:起于足外踝上七寸处,别走足少阴经。9. 足少阳络脉:起于足外踝上五寸处,别走足厥阴经。10. 足太阴络脉:起于距第一跖趾关节后方一寸处,别走足阳明经。11. 足少阴络脉:起于内踝后下方,别走足太阳经。12. 足厥阴络脉:...

  • 十二经别辅助了十二经脉对内脏和体表的联系,体现了手足三阴三阳在表里关系上的“离、合、出、人”和相互灌注,同十二正经、十五络脉、奇经八脉等,构成了运行气血循环体系。因为每一经脉均有其自己的经别,所以某一经腧穴主治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在经脉的循行部位上,这也就具体地说明了经别的作用。 十二经别在《内经...

  •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旺。亥时百脉通,养生保健养娇容。三焦是六腑中较大 的腑,具备主持人诸气,输通水路的功效。足少阳胆经 子时(23点至1点)-肝胆经旺。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医基础理论觉得;“肝闲暇气,泄于明胆,聚而修炼成仙。”足厥阴肝经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丑时不睡晚...

  • 十二经脉歌诀必背口诀如下:肺经食指连大肠,与胃相交鼻翼旁。下接脾经大趾端,再行心中在心上。小指小肠内眦胱,小趾肾经胸包镶。无名三焦外眦胆,大趾接肝回肺乡。十二经脉的含义:在十二经络中,有一个表里的概念,这对后世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黄元御对此也有明论,即手阳明与手太阴...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