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错杂、上热下寒该怎么办?调理身体,中医有3个建议

夏天给人炎热的感觉而冬天则是寒凉的代表,这个「 ”热”与「 ”寒”是两个十分极致的感觉名词,但是却可以在身体上同时的表现出来,即中医上的「 ”上热下寒”,那么「 ”上热下寒”究竟是什么疾病的病症表现?一般情况下上热下寒的体质会引发什么不适的症状? 其实从字面上去理解「 ”上热下寒”就是人体的身体同时存在寒热之症,即上身因为上焦虚火旺盛而有上火的热证问题,下半身却非常的惧怕寒凉且有手足冰冷的寒症的表现,而传统的中医认为上热下寒的体质导致人体阳盛于上且阴盛于下,是非常典型的「 ”心肾不交”的中医问题。 人体肝气疏散受阻则会导致肝火旺盛并助长心火,而且上身脾胃运化无能就会进一步加剧心火旺盛问题并使上身燥热,同时心火旺盛十分容易损耗肾水和导致肾阴不足并使下身寒凉,目前上热下寒属于寒热夹杂的问题并会引发较为特殊的症状表现。 上身「 ”热”症状:热火攻于上身并使人体面部容易发红生疮和长痘痘粉刺,眼睛红肿疼痛干涩,常常感觉口干舌燥并伴有口腔溃疡、牙疼等问题,而且十分容易流鼻血,咽喉会有疼痛干痒的不适。 下身「 ”寒”症状:下身的手脚常常过于冰凉并伴有腰膝酸软的症状,也会因为腹部受凉而频繁的拉肚子或者便秘,手脚异常冰凉也会引发失眠和浑身无力的症状,特别是女性会因为下身寒凉而有痛经、月经量减少等月经不调的问题,而男性则由yin囊潮湿冰凉的不适症状。 生活中缺乏运动、忧思过度、饮食不当等都会促进上热下寒体质的形成,如果不及时调整则会打乱机体阴阳平衡的状态并引发不适症状,那么生活中如果有上热下寒的体质又该如何缓解? 一、饮食的调理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往往会加重上热下寒的问题,所以上热下寒体质的人群要严格的控制自己的饮食,建议日常饮食要清淡且注重营养的均衡搭配,忌食一切辛辣 *** 以及寒凉生冷的食物,特别是啤酒要少喝雪糕要少吃,日常食物最好水煮或清蒸而不要煎炸或烧烤。 二、生活的调理 上热下寒患者在日常生活应该顺应身体器官的作息时间而不要频繁的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才可以使肝胆经气顺畅并改善上热下寒的问题,并且平时要避免过度劳累而要做到劳逸结合。另外上热下寒体质的人可以适度的参加运动,一般像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都有助于引火下行。 三、中医的调理 很多人认为上热下寒就需要尽快大补特补才可以,但其实大补特补只会加重上身燥热和下身寒凉的症状,因此建议上热下寒体质的人群要注重缓慢的调理,可以咨询中医师并针对病症服用中药或进行针灸和 *** 等治疗,也可以在睡觉前用中药材泡脚,长期坚持可以促进身体发汗并使脚底经络畅通,能够显著的调节上热下寒的体质。 参考文献: 乔红伟 刘纳文,《上热下寒之汗证案》,中国针灸,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2019年0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2-10-03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1 08:48: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上火下寒证按照中医的理论,称为上热下寒证,属于人体寒热错杂的表现,可以采用引火归元的方式治疗。所谓引火归元,主要是使用肉桂、川牛膝,具有较好的引热下行效果,达到引热下行从而去除人体寒热错杂的症状。另外也可以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或者引火汤类的复方,达到引热下行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常见...

  • 一般建议使用肉桂和川牛膝这两味具有引热下行作用的药物,来调理上热下寒证。只有引热下行才能够正确调理上冷下寒证,同样也可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或引火汤的复方,达到治疗上冷下寒证的目的。

  • 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理:上热下寒体质多是由于久病,体质弱或者是一些疾病导致的。首先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促进恢复,比如可以艾灸关元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以及气海穴等。另外,还可以运用中药进行配合治疗,比如半夏、黄连、甘草、人参以及干姜等。上热下寒是寒热错杂表现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

  • 王丽云的第二宝是竹叶,竹叶可以清火,喝起来很清爽,能祛心火。但是专家指出:体内有寒的人喝竹叶茶,无异于雪上加霜,让身体寒上加寒。因为清火的药物和食物对阳气是不利的。改良方法:竹叶3克加干姜6克或9克泡水即可。如果感到干姜喝起来偏辣,可以替换成鲜姜,针对王丽云的身体情况,专家建议可以...

  • 那么生活中如果有上热下寒的体质又该如何缓解? 一、饮食的调理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往往会加重上热下寒的问题,所以上热下寒体质的人群要严格的控制自己的饮食,建议日常饮食要清淡且注重营养的均衡搭配,忌食一切辛辣 *** 以及寒凉生冷的食物,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