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共分几部?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
卷一卷二为序例,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等内容。
卷三卷四为百病主治,大致沿袭宋以前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诸风等一百十三种病证为纲,分列主治药物,或于病证下再分若干证,类列药物用法,复设草部、菜部、果木等为小纲,并详其主治,编次有序,便于临证参考。
卷五至卷五十二为药物各论,总目原称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经实核为一千八百九十七种。
拓展:
本草纲目虽为中药学专书,但涉及范围广泛,对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农学等内容亦有很多记载。如在矿物学方面对石油的产地、性状作了详细记述;在化学方面,阐述了检验石胆真伪的方法;在物理学方面,从空气中的湿度变化,以推测雨量的大小;在农学方面,阐述采用嫁接技术,以改良果树品种的方法等。本书通过对药名的探索与考证,阐明某些汉字的字形、读音;也载述一些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药名的读音和含义。还记载契丹族用羊皮、羊骨占卜和写字,吐番人用燕脂化妆等习俗,蒙古族裹于牛皮内治疗外伤方法等。本书保存了16世纪以前大量文献资料,其中有的原书已佚失,有关资料可从本书得以窥见。
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纲目》五十二卷,初刊于金陵。子建中、建元、建木及诸孙皆参与绘制药图,孙树宗、树声为之校对。甫及刻成,时珍即逝。对脉学亦深有研究,所撰《濒湖脉学》(1564年)能融会先贤脉学之精华,删繁去芜,讲求实用,论述较为通俗简要,以韵体文写成,便于记诵。此书归纳脉象为二十七种,各撰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另著有《奇经八脉考》(1572年),于奇经循行路线及证治规律阐发尤多。已佚医著有《三焦客难》、《命门考》(或以为实系一书)、《五脏图论》《濒湖医案》《濒湖集简方》等。次子建元,从父业医,有医名。父卒,献《本草纲目》于朝廷。四子建方,精医,中年入选太医院医士。弟子庞鹿门,传其医学;瞿九思,传其儒学。2022-11-23
mcxzy 阅读 132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9:36: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部古代医药巨著,被精心分为16个部分,其结构之严谨,分类之细致,令人赞叹不已。其中,动物药占据了6部,植物药5部,矿物药则有2部,剩余的3部则涵盖其他各类药物。这一独特的分类体系,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的智慧,也展现了李时珍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动物药部分,详细记录了各...

  • 《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编纂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本草学著作,全书共190卷,分为三部,即人部、服器部、金石部。以下为各部分内容概览。人部,位于第60册,包含了针对人体不同部位的药物及其使用方法。目录共分三页,涉及人体各部分的药物,如心、肝、脾、肺、肾等,为医家提供全面的药物参考。服器部...

  • 《本草纲目》全书共五卷,内容详尽,涵盖了多个领域。第一卷包括《本草纲目》原序、进《本草纲目》疏及《本草纲目》凡例等,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料。第二卷序例上部分介绍了历代诸家本草,引用古今医家书目,采集诸家本草药品总数,以及《神农本草》名例等。这些内容为读者提供了广泛的参考依据,使...

  •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所著的本草学巨著,全书共分为五十二卷。该著作始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完成于万历六年(1578年),期间三易其稿。全书的开头部分包括总目、凡例和附图。卷一和卷二作为序例,主要介绍了历代本草书籍以及中药的基本理论等内容。卷三和卷四则专述百病主治,继承了宋代以前本草书...

  • 《本草纲目》共收录了1892种中药,分为52卷。前四卷为附录,包括序言、凡例、目录、附图、引用书目、资料及医药基础理论等。从第五卷开始,是全书的主体部分。李时珍将药物分为16部,即水部、火部、土部、金石部、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服器部、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