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怎么编写出来的?

1596年刊行的《本草纲目》,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药学著作。《本草品汇精要》较《本草纲目》早90年编成,但是由于前者当时没有刊印,李时珍没有谈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至少花费了27年,参考了与本草学有关著作800多部,继承了1000多年本草学的传统。为了验证已收集到的资料,李时珍花费了4年多的时间,带着徒弟和儿子,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到过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攀登过太和山(今武当山)、大别山、茅山、伏牛山等名山。所到之处,虚心向农夫、猎户、渔夫、药师等广泛请教,采集各种药物标本,写下数百万字的调查访问记,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认真地研读、参考了41种本草专著,吸取了诸家本草的精华。直到1578年才完成浩浩52卷、190多万字的科学巨著——《本草纲目》。这本巨著是在丰富的感性知识基础上,经过去伪存真,纠错匡正的深思熟虑,对本草学的研究作了创造性的发展,建立了本草学的新体系。先前的本草著作中,大多继承《神农本草经》的体系,采取三品(上品、中品、下品)的分类法。这种分类法的科学依据是很不充分的。李时珍则采取振纲分目的方法,按十六部六十类进行分类。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低级生物到各种植物、高级动物。分类的方法比较符合自然进化规律,向近代科学前进了一步。在书中,1892种药物被分成十六部,其中与无机化学关系较密切的无机物分在水部、火部、土部、金石部等四部。水部又分为天水、地水两类,各有13种和30种物质。火部只有一类,共包括11种物质。土部也只有一类,包括61种物质。金石部有金、玉、石、卤石4类,分另包含28种、14种、72种及47种物质。水部里面显然有多种水溶液。土部则包括各种土壤及烧过的泥土。金部包括有多种金属、合金及一些金属化合物。玉类主要是一些较纯的硅酸盐化合物。石类大多是硅酸盐类的岩石和不溶于水的天然盐类。在书中对每一种物质都以药名为纲,以八项分析为目,即先述释名、修治,突出气味和主治,次以集解和发明及正误,末段加附方。释名讲述药名的由来和考证。修治记述药物采集的季节和炮制的方法。气味论及药物的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酸,甘、苦、咸),有毒与否以及炮制后的气味变化。主治讲药物的功效。集解列举诸家本草关于药物的详细说明,说明出产的地域,药物生长的形状,同类似药物在形态上的区别,采收的方法。在这部分李时珍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发明是对药物主治功效的具体说明,这里李时珍常说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实践经验。正误即是纠正前人的错误,全书虽然只有70多条,但都是经过李时珍反复验证提出来的新见解。附方是根据药物主治范围,列举一些经方、时方、验方。显然增强了该书的实用性。书中还附有1100多幅精工绘制的药图。由上述李时珍建立的本草学新体系和对药物全面系统的论述,可以看到李时珍对本草学不仅作了总结,还有不少创造性的发展。
2020-01-02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9:43: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

  • 他提起笔,蘸饱墨汁,在书稿封面上挥毫写下“本草纲目”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他仔细端详着这几个字,兴奋地自言自语道:“对,就叫《本草纲目》吧!”确定书名后,李时珍开始考虑书的体例。为了这部著作,他花费了整整二十七年的时间搜集、整理和编纂。在这段时间里,他查阅了大量书籍,最终从《通鉴纲...

  • 然而,在一次实验中,李时珍误食了一种未知的有毒植物,这种植物含有极强的毒性,最终导致了他的生命。尽管如此,李时珍依然完成了《本草纲目》的主要部分,这部著作不仅记录了大量的医学知识,还包含了丰富的植物学信息。李时珍的执着和勇气不仅为医学领域带来了宝贵的财富,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的...

  • 《本草品汇精要》较《本草纲目》早90年编成,但是由于前者当时没有刊印,李时珍没有谈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至少花费了27年,参考了与本草学有关著作800多部,继承了1000多年本草学的传统。为了验证已收集到的资料,李时珍花费了4年多的时间,带着徒弟和儿子,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到过湖北、湖...

  • 今天我们来一起聊一下李时珍是怎么样写出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号濒湖,字东璧,他经过了27年的艰苦劳动著成了《本草纲目》,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李时珍是在自己37岁的时候开始写这部书的,在写完的时候他已经61岁了,花费了整整27年,而且李时珍写本草纲目,...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